榕晨社工服務中心于2010年12月在臺江區民政局注冊,“中心成立以來與社區、醫院等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向他們提供低償服務,邁出了市場化的第一步。”機構發起人之一、福建醫科大學社工系教師鄭立羽說。
目前,榕晨是福州市為數不多的民辦社工機構。目前已在臺江十三橋和浦東兩個試點社區初步建立起“日間照顧+上門服務+休閑交流”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打破了以往社區居家養老大多只提供餐點的單一模式,在心理撫慰、養生保健、活動開發、生理照顧等方面給予老年人多元服務。
楊尚生和鄭成其老人便是項目的受益者。原本素不相識的他們在社工組織的“1家1”小組活動中認識,并在社工指導下成了好友,很快兩家也成了好鄰里,常相約下棋、散步,端午節還互贈了具有家鄉特色的粽子。
“‘1家1’就是通過2個老人結成好友,促進2個家庭結為好鄰里,目的是密切城市里高樓大廈中日漸冷漠的鄰里關系。”負責該活動的社工肖方棟說,為達到目標,他們在前期通過貼告示、發傳單、上門走訪等方法招募老人參加,并根據年齡、興趣、住處、距離等特征進行結對子,成效很顯著。
社工給社區帶來的變化讓十三橋社區副書記李淑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她說,社工每項工作都有評估標準,“以前我們開展工作不知道能不能達到希望的效果,現在有了專業預案,工作做完都跟想象的差不多。另外,社工還能對我們進行指導,提升我們上門交流的技巧和服務意識,他們的專業性毋庸置疑。”
發展:
初現多元社工服務體系
扎根晉江的致和社工事務所創辦人夏晉城,80后法律專業畢業生,全國首批持證上崗的專業社工。學生時代就熱衷志愿服務事業的他,畢業后一直致力于社工事業,創辦了北京市海淀區社工事業發展中心等機構。去年,他回到家鄉,在晉江創辦了我省首個社工事務所。目前機構已有16名專業社工,開展了社區居家養老、殘疾人婚戀、流動人口督導等多項特色服務。
作為全國社工人才隊伍試點市,晉江市民政局在事務所成立后不久便向事務所購買了5個服務崗位,每月每人支付2500元,請事務所協助運作20個已建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同時督促和指導2011年新建的56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站工作。這種“崗位購買”的模式與榕晨初探居家養老業務時采取的“項目購買”模式不同。
此外,與企業“聯姻”則是致和在市場中的“另類延伸”。去年6月,晉江內坑湖內村十多家企業自愿出資,向致和社工事務所購買服務。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