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初現多元社工服務體系
扎根晉江的致和社工事務所創辦人夏晉城,80后法律專業畢業生,全國首批持證上崗的專業社工。學生時代就熱衷志愿服務事業的他,畢業后一直致力于社工事業,創辦了北京市海淀區社工事業發展中心等機構。去年,他回到家鄉,在晉江創辦了我省首個社工事務所。目前機構已有16名專業社工,開展了社區居家養老、殘疾人婚戀、流動人口督導等多項特色服務。
作為全國社工人才隊伍試點市,晉江市民政局在事務所成立后不久便向事務所購買了5個服務崗位,每月每人支付2500元,請事務所協助運作20個已建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同時督促和指導2011年新建的56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站工作。這種“崗位購買”的模式與榕晨初探居家養老業務時采取的“項目購買”模式不同。
此外,與企業“聯姻”則是致和在市場中的“另類延伸”。去年6月,晉江內坑湖內村十多家企業自愿出資,向致和社工事務所購買服務。
湖內村是個外來務工人員占絕對多數的村,這讓當地的外來工子女管理成了一大社會問題,“以前小孩打架、鬧事是常事。”社工進村后,建了服務站,每天下午四點半準時將孩子們接到站里進行輔導,“除了教英語、數學,還有各種手工。”這項服務一直延續至今,在業內口碑甚佳。
“在家長眼中,社工來后,孩子們老實多了。”夏晉城說。而更令他們意外的是,在去年夏天的一場暑期班匯報表演,在社工指導下,孩子們走上舞臺,秀起“環保時裝”。“沒想到女兒有一天會這樣自信。”一名女工在演出現場激動萬分。
據了解,2007年,我省被納入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在搭建社工服務平臺方面也給予了支持:福州團市委成立了福州市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依托12355熱線平臺開展服務;廈門湖里區成立了民辦社工機構孵化園,政府對入駐“孵化園”的民辦社工機構實行場租、水電費減免等優惠政策……
省民政廳社工辦主任徐若蘭表示,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牽頭,以購買服務的形式扶持多元社工服務體系形成的良好格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