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付出
楊美學的農民工慈善助養院,住的主要是其他福利院和養老院不愿接收的老人或者病人。“全都是孤殘,要不就是子女不在身邊。”楊美學說,很多時候,他們會狂躁、砸東西。有時候,告訴老人們不能做的事,他們偏要做。
更辛苦的是對他們生活上的照顧。有的老人連續幾天大小便失禁,這就要有人每天晚上值守、看護。因為老人隨時都有休克的可能,所以必須有人晝夜值班。“我們只有付出更多的精力,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楊美學說。
楊美學的二兒子,平時開車掙錢,閑下來的時候,則幫忙把養老院的老人從床上抱到輪椅上,再推到院子里曬太陽。如果兒子們都忙,這些事都得楊美學一人做。他的兒媳婦們,則充當起了廚師的角色,負責養老院的伙食。
楊美學的養老院目前還沒有得到民政局的許可,這就意味著,他很難得到民政部門的支持,即使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維持整個養老院運轉的資金,是收取部分老人的費用以及楊美學全家的收入。“經費緊張確實是一大難題。”楊美學說,一個現實的問題是,要申請到證件,必須硬件設施過關,但由于經費有限,他根本無力購買更多設施。
如今的養老院設備設施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唯一的一個醫務室,也剛成立不久。醫生是住在附近的一位退休老醫生,看到楊美學養老院經營艱難,便免費為老人們治病。許多公益組織的志愿者也會經常來養老院幫忙,有時他們還會帶來在社會上募捐的公益款。養老院里的輪椅,也都是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包括辦公室和醫務室在內,養老院一共有18個房間。楊美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子每個月的租金是2500元,再加上水電費、煤氣費和伙食費,每個月的開支在4000元左右。
這里養老院的老人,最高的每個月收費1000元,低的400元。“主要是看他們的家庭情況來定,有好幾個是不收錢的。”有一年,養老院里住了25位老人,其中有8位是完全免費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