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蘭樹蕙? 毓秀培英
?
晉江市金井鎮毓英中心小學于2011年9月啟動鄉村學校少年宮“1+1”項目建設,命名為“毓苗”鄉村學少年宮。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視、統一認識、奠定基礎
認識決定態度。只有全校教職員工充分認識到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對農村孩子健康成長的重大意義,大家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這是學校行政班子達成的共識。學校始終注重提高全體教職工的認識,成立了以校長為主任、兩位副校長為副主任的分工明確的工作領導小組,利用教師會、專題會等加強對“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的宣傳,在全校教職工中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為“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建設園地、整合資源、營造環境
學校整合并充分利用音體美、圖書、實驗、電教、信息技術等校內資源,遵循“道德、養成、體驗”的指導思想和公益性、開放性、特色性、共建性的原則,建設了“十字繡”、“剪紙”、“國學經典誦讀”、“電子拼圖”、“簡易機器人”、“網絡漫游”、“快樂閱讀”、“排球”、“詩詞吟唱”、“楹聯創作”、“雛鷹鼓號”、“夢想炫舞”、“雛鷹勞動基地”等32個少年宮活動園地。同時,立足學校實際,利用學校現有教室,上課時用于教學,課外活動時間用于開展活動,做到“一校兩用”、 “一室兩用”、 “一桌兩用”,并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三、培訓師資、錘煉隊伍、專業發展
“毓苗”少年宮立足校內師資,采取自愿和動員的原則,鼓勵本校教師兼職少年宮輔導員,采取 “一師兩用”的方式,破解鄉村少年宮師資瓶頸。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開展教學科研培訓。通過輔導實踐,錘煉教師隊伍,給教師提供了成長的舞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師隊伍在少年宮活動領域的專業發展。同時,我們主動與“福燦武術學校”、“清源棋院”、“刺桐棋院”、“金井詩聯社”、“金井南音社”建立長期合作聯系,現共聘請了12位志愿輔導員,由他們定期向我們提供志愿服務。
四、合理規劃、精心設計、突顯特色
確定“讓每一位孩子在廣闊的土地上綻放異彩!”的辦宮理念,確定“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留給自己;把快樂送給孩子,把幸福贈給大家”、“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自己喜歡的課程”的活動目標。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工作,開設了“琴棋書畫、剪拼刻捏、踢跳滾打、說唱創制、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六個主題的32個活動項目,為學生提供“菜單式”服務。校內活動項目在每周二至四下午第三節課開展,校外活動利用結合德育活動,有主題、有計劃、有階段地開展。
1.“實效德育”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少年宮以“兩頭門大學堂”為依托,學校德育工作緊扣“四節鏈條”,積極推行“實效德育”。在內容上,結合各重大節日紀念日,以活動日、活動周、活動月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體驗活動,涉及傳統文化、感恩教育、科技體藝衛活動與社會實踐、社會公德、安全法制等主題,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狠抓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對象上,在突出全員性德育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顯著增多的實際,借“雨露甘霖”等德育平臺,抓實對他們的生活、學習和思想、心理方面的幫扶指導,定期和家長們面對面地視頻聊天,以點促面,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在途徑上,堅持拓寬德育渠道,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格局。在措施上,注重文化引領,加大校園綠化、美化及文化建設力度,提升環境育人效能。以創建省級“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為載體,全面開放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廣泛開展讀書、文體、科普活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其它校本資源,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及其它具有教育意義的宣傳片,讓少年兒童在書香浸染中提高品性,在文化潤澤中優化素養。
2.“藝體教育”培養和諧完美人格。學校因地制宜地成立了“琴棋書畫”、“踢跳滾打”兩個活動主題,有球類、器樂、舞蹈、繪畫等多種形式的藝術及體育活動,在普及的基礎上滿足了學生提高的愿望。每年把“六一”兒童節的這一周作為“校園藝術節”,同時結合各種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靈活多樣的書畫展覽、合唱等單項藝術展評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展示了學生的才華,也提升了他們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意識。
3.經典誦讀提升人文素養。以“書香校園”創建為抓手,大力實施“經典誦讀工程”,引導青少年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今年的4月至5月,學校以“最是書香能致遠”為主題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通過開展“同讀一本書共享讀書樂”、“圖書漂流活動”、“相約毓英——讀書大講壇”座談交流會、“角落書香分外濃”圖書角評選活動、“經典誦讀,精彩演繹——低年級朗誦賽與高年級課本劇表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同學們閱讀興趣,將“閱讀”變成“悅讀”。
4.科技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意識。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學校微機室,開展微機操作、電腦繪畫、上網瀏覽等課外拓展延伸培訓活動;利用實驗室的實驗器材,開展了電子拼圖、簡易機器人、科技小制作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5.依托陣地突顯辦學特色。成立“書法”、“排球”及“詩聯”等多個校本開發小組,針對低年級開發了禮儀、書法、對子課三門校本教材;針對中年級開發了創造活動、漢字與書法、楹聯基礎知識三門校本教材;針對高年度開發了排球、戶外拓展、兒童哲學、楹聯四門校本教育,形成比較科學的校本課程體系。通過少年宮建設,這些校本課程得到了更有效、更系統的落實。
6.立體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開辦“心芽會客廳”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小報、“悄悄話”信箱、“心靈之聲”廣播、校園網“心理健康”專欄。同時,針對不同情況,邀請心理健康咨詢師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還把心理健康活動課排入課程。如:針對剛入學的新生,心理教師對新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針對六年級畢業生進行“選留美好記憶,準備新的起航”的團體心理輔導;針對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進行專注訓練。目前,我們正在探索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傳向社區擴展,建立立體化的心理輔導網絡。
五、強化考評、全力推進
我校把每周二至周四下午第三節課的少年宮活動納入課程管理,定時間,定地點,定老師。學校制定了相應的考評方案,對輔導教師擔任少年宮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中。同時,在參加活動的學生中,開展“優秀學員”的評選,對參加活動積極認真、進步明顯、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學校還通過活動展板、校園廣播、學校網站等形式,積極創設活動展示平臺,提升全體學生、教師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