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0元票”背后的契約倫理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16 16:26? 孫燦金?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說到底,是因為強勢市場主體對于“失誤”一直有著耍賴撒潑般的豁免權。說得更直白一點,如果航空公司等市場巨頭以“系統失誤”為由,拒不認同“0元票”,我們可能除了咒罵兩聲之外,似乎也找不到什么非得令其認賬的理由。它的故障叫“失誤”,你要因此得利了就叫“惡意占有”。此般冰火兩重天的現實,早就未曾鮮見:猶記得2006年4月21日晚10時,小伙子許霆在廣州某銀行ATM“惡意取款”17.5萬元。幾輪激辯之后,2007年12月一審,許霆被廣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改判5年有期徒刑。在我們糾結于“公眾的溫情”與“司法的冷峻”、并正經危坐探討法律與人生的時候——英國媒體5月19日報道,英國一臺ATM機發生故障,取款吐出雙倍數額的現金。此消息不脛而走之后,兩個多小時內200多名顧客取走現金。事后銀行稱錯在自己,顧客不必為銀行工作失誤負責,不用歸還多余的錢。
20年市場體制給我們上的最大一堂課,就叫“契約精神”。尊重“0元票”背后的契約倫理,其實就是對自由、平等、守信的信仰與敬畏,是不倚重市場地位掌控強勢話語的公平博弈理念。取款機也好、售票系統也罷,既然你用了,就要承擔出錯犯傻的風險,而不是站在“永恒正確”的后面,把防范并承擔風險的責任偷換成民眾隨時為之修補漏洞的義務。但愿“0元票”的幸運,成為一種可被復制的明規則。(孫燦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