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愚公”夫婦扎根荒山27年,造就當代桃花源。今年65歲的李書邦老人是河南洛陽洛寧縣夏前頭村村民,1985年,李書邦和妻子承包了峭壁之上的幾近撂荒、土地貧瘠的66畝山地。27年間,夫妻倆在山上栽種了杏、蘋果、李子、核桃等果樹。如今,進入盛果期的低韶杏有12畝370株,富士蘋果41畝1000余株,另有李子5畝300株。近幾年,夫妻倆又在林間試養土雞、山羊,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了絕壁上的“桃花源”。一個典型的微型生態園已呼之欲出,李書邦也被外界稱之為“現代愚公”。
最近,媒體對“現代愚公”李書邦的報道不斷升溫,一波又一波記者艱難跋涉前去探訪他打造的絕壁上的“桃花源”。其實,在此之前,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的《12316-9號直播間》就將李書邦老人請到演播室做了兩期節目,我是特邀評論員,有幸與這位樸實堅毅的老人有了一面之緣。節目里我首先對“現代愚公”這個稱號提出了一點“異議”:愚公移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需要天上的神仙大發慈悲大顯神通才能實現;而李書邦老人打造當代“桃花源”則是腳踏實地的理想,甚至只是一種淳樸的本能,經過努力就能實現,就能改變荒山的面貌、改變自己的生活。因此,除非天上真的有神仙,我覺得李書邦老人的精神和行動比愚公更值得我們尊敬和弘揚。
老人現在的微型生態園初具規模,他的事業和事跡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當然是好事,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爭議,甚至有人說他是在“炒作”。只要見過李書邦老人的人想必都能感覺到,將“炒作”倆字加之于這位淳樸憨厚的老農身上,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27年,在與世隔絕的山里默默無聞地辛苦勞作,如果說這也是“炒作”,那么也太苦了點兒。有人曾這樣定義“成功”: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地把一件事情干十年,你就成功了。李書邦老人不是干了十年,是27年。如果他還不能成功,相信連“老天”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吧。那些說老人“炒作”的人,請你也去山里干干試試。別說堅持27年了,哪怕你堅持個零頭——7年,我就佩服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