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醫養一體化的國德模式
距老年公寓數百米之外的永安國德老年公寓,是一家公辦民營模式的養老機構,如今也同樣遇到“一床難求”的現狀——40多人已登記等著入住。
“今天身體感覺如何?”采訪時,記者碰到了正在逐層逐房巡查的醫生韓德森。對于這樣的服務,年近90的張毓澄和蔡綺芳夫婦感到十分滿意:“夫妻倆一個房間每個月只要2360元,比請保姆合算得多,更主要的是旁邊就是醫院,醫生還能隨叫隨到,孩子們也放心。” 去年5月,夫婦倆說服子女后搬到這里,這一住就是一年多。
永安國德老年公寓租用永安市社會福利中心內的一棟大樓,建于2008年,是永安市采用公建民營的模式通過招投標方式引進福建國德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資金,以場地租賃的方式,將老年公寓的管理經營權交由國德公司。
“永安市60歲以上老年人現有5.1萬人,占總人口的14.7%,市場潛力巨大。”國德老年公寓主任鄭麗華告訴記者,在辦院之前,公司派人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到老人或家屬大多期盼公寓附近能有醫療機構,以方便老人就近得到高質量的診療。據此,國德老年公寓決定實行醫養一體化經營策略。
在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后,國德老年公寓與國德醫院同時于201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不理想的是,直到滿一年時,國德老年公寓仍有近四成的床位空置。
癥結在哪里?經過調研發現,問題出在“民營”二字,不少老年人和家屬認為,在收費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服務必定存在“貓膩”,不然民營老年公寓怎么賺錢?
此外,由于老年人護理的特殊性,一次“虐待”事件也引起不小的風波。老張由于記憶力快速衰退,在家屬探望問其有無吃飯、有無護理時,他的回答均為“沒有”。家屬認為老人被“虐待”而大鬧老年公寓。為了證明清白,工作人員讓家屬觀察喂飯、護理的全過程后再問老張相同的問題,答案依然還是“沒有”。事情因此才平息,后來,老張的家屬不放心,好幾次偷偷前來觀察。
這件事讓鄭麗華明白,要解開“心結”就必須開放。國德老年公寓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加強宣傳,歡迎各界前來參觀,并隨時對家屬開放食堂。
“一年多時間我們已經實現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運營狀況大大好于預期。”鄭麗華坦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