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米木兩面雕 莆田8巧匠2年刻好《清明上河圖》
“樟木王”的A面是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巧思 加入莆田獨有技法
鄭春輝告訴記者,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有人物550多人,船只20多艘,牛馬等牲畜近60匹,還有車轎、商鋪、拱橋等,要想把這么多景觀、人物栩栩如生地反映在樟木上,還要呈現立體感,的確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他和7名藝人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利用了鏤雕、透雕、浮雕等多種雕刻技法,以突出其立體感、真實感。為了讓人物的表情“鮮活”起來,讓畫中器物的細節生動起來,鄭春輝還特意加入莆田獨有的精微透雕技法。“這種技法重在細微之處見功夫。”鄭春輝說,如船上的麻繩,通過這種技法詮釋后,能讓麻繩上的每一條紋路都清晰可見,使每個人、每件器物都更具真實感。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