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造就美的品格
付遼宇是衡陽縣民政局救助站職工。他縱身一跳救墜樓兒童的事跡傳開后,被大家稱為“最美小伙”、“平民英雄”。不善言辭的付遼宇聽了,總是搖頭一笑:“我不是英雄,遇上任何人都會這么做?!?/p>
付遼宇永遠不會忘記這樣一件事:2002年6月的一天下午,他放學回家過馬路時,被一輛摩托車撞倒,額頭、手臂被撞傷。這時,一位在門店做生意的叔叔迅速跑來,將他扶起;他的同班同學汪俊急忙叫來他的奶奶,護送他到醫院包扎傷口。
“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幫助了我,以后我也要多幫助別人。”付遼宇心中從此埋下了“愛”的種子,他把關愛、幫助他人當作人生的一大樂趣。
讀書時,一個同學家里困難,書包壞了買不起新的,付遼宇拿出父母給的壓歲錢,為這位同學買了新書包。有同學掉筆了,他也毫不猶豫把自己的筆送去。
2007年冬天,付遼宇應征入伍,在湖北通城武警中隊服役。不久,當地出現嚴重冰雪災害。抗冰救災中,付遼宇總是走在前頭。哪里最危險、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咸陽市體育館屋頂結冰太厚,隨時有被壓垮的危險。部隊接受除冰任務后,付遼宇第一個報名參加。他和10多名突擊隊員奮戰6個多小時,將冰雪清除,保住了體育館,被咸陽市政府授予“抗冰救災英雄集體”稱號。為救治受災群眾,他還獻血200毫升。南方抗冰救災、四川汶川地震捐款,他都積極參加。他連續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
付遼宇的成長得益于家庭的良好熏陶。付遼宇的爺爺付宜菊是一位剛正不阿而又富有愛心的檢察官。一位農村孩子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從小由嫂子撫養,考上大學后無錢讀書。付宜菊知道后,每月從工資中拿出錢來,資助這位學生讀完大學。付遼宇的父親付安民勤勞儉樸、俠肝義膽,1980年夏天在縣城攔河壩邊,他奮不顧身跳進水中,救了5個溺水兒童。他還樂善好施,僅為四川地震災區,他就捐了2000多元。付遼宇的姑父劉春華致富不忘家鄉,多年來為慈善及家鄉公益事業捐款達50多萬元。在長輩們言傳身教下,付遼宇的心里從小打上了善良、正直、樂于助人的烙印。
付遼宇退伍后,去年3月被安排到衡陽縣民政局救助站工作。救助站天天與流浪乞討人員打交道,別說遇上精神失常的人、隨時有被傷害的危險,就是他們身上的氣味,一般人都會受不了。有人懷疑,付遼宇這樣一個年輕人,會吃得消嗎?
一年多過去了,付遼宇不僅沒被“嚇”走,而且深深愛上了這項工作。救助站站長劉志斌至今記得,付遼宇第一次上街救助一位乞討老人的事。老人有智障,衣服破爛,滿身污垢,還流著口水,嘴里不停念叨。一些人見了遠遠走開。付遼宇卻像待親人一樣,將老人帶回救助站,幫他擦洗掉身上的污垢,換上新衣服,端來開水、飯菜,與老人交談。他還設法幫老人找到了家人,使這位走失了20多天的老人終于與家人團聚。
縣民政局局長凌奉云告訴記者,付遼宇對救助對象非常有愛心,無論上街巡查,還是在站里照顧救助對象,他都盡職盡責、細心體貼。14歲的流浪少年小萬,父母離異,養父經常打罵他。付遼宇待他如親弟弟。小萬說救助站比家還好,幾次送他回家都不愿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