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來水管老化嚴重 提高水質面臨資金困難
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上將近1/4的淡水資源,然而很多國民卻飲用不到干凈的自來水。俄羅斯副總理茹科夫曾表示,有1100萬俄羅斯人飲用不潔的水。根據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福利監督局2011年公布的數據,俄羅斯17%的自來水達不到衛生標準,約6%的自來水微生物超標。
俄羅斯自來水水質不高,主要原因是供水管道老化。俄羅斯的自來水管道大多鋪設于蘇聯時期,經過了幾十年使用后,老化及磨損已經非常嚴重。全俄現有66%的自來水管磨損嚴重,38.2%的水管需要更換,此外需要更換的水管還在以1.3%的速度逐年增加。
俄羅斯境內的自來水基本上不適于直接飲用,有些地方甚至把水簡單煮沸后對健康依然有害,一方面是因為水質過硬,另一方面也因為處理不過關導致某些雜質甚至微生物殘留超標。正因為上述原因,俄羅斯的凈水設備銷路比較好,有些人甚至只喝瓶裝水。
俄羅斯各地都有統一的供水公司,類似于國內的自來水公司,基本上都是國有公司。水質問題由地方的衛生監督部門負責監督。若出現水質問題,當地檢察機關會介入調查,并分析原因,找出責任人。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的自來水處理采用較為傳統的液氯消毒法,但某些大城市已開始使用新方法。莫斯科的水廠今年將由液氯消毒改成由次氯酸鈉消毒。莫斯科供水公司負責人稱俄羅斯對自來水中氯的監測標準比歐盟嚴格:俄羅斯的標準是60毫克/升,而歐盟是200毫克/升。
為了加強供水管理,俄羅斯也進行了相關法律的修訂。如2011年杜馬通過了新的供水與排水法案,即將于2013年1月1日生效,其中明確了凈水、排水等概念,規定應由中央政府制定供水質量檢測流程,禁止將中央供水系統出讓給個人,供水單位有義務在出現事故時采取措施消除影響等。
為了改善國內不斷老化的供水系統,俄政府于2010年開始實行“潔凈水”計劃,希望于2014年使國民使用的自來水達到合格標準,同時到2017年使85%的國民用上中央供水系統,為此國家財政每年需要撥款200億盧布。
然而實現該計劃的難度不小。籌集資金難度是一方面:圣彼得堡去年5月公布計劃,稱如果要讓市民到2025年喝上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需要投資3000億盧布(約合100億美元),這些資金基本上都需要市政府和自來水公司籌集。另一方面執行力度也是一個問題:俄羅斯審計院院長斯捷帕申5月14日在杜馬預算與稅收委員會會議上表示,由于投資項目準備不周全和合同執行效率低,“潔凈水”計劃的資金完全沒有到位。(本報駐俄羅斯記者謝亞宏 張曉東)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