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全國每年百億美元改良水質 多數家庭仍自備過濾裝置
對于美國自來水是否能直接飲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一些華盛頓地區的美國民眾,其中大部分人稱,相信直接喝自來水對健康沒有什么影響,但是絕大多數美國家庭會在廚房的水龍頭下面安裝過濾水的裝置,進一步提高飲用水的質量。
早在1974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安全飲用水法》,通過從水源地到水龍頭整個過程的保護來確保飲用水安全。該法律由美國環境保護署及各州的環保署一起執行。美國目前大約有16.1萬個公共供水系統,可為公有或是私有公司。
美國環保署發布的報告稱,根據水源情況不同,美國的自來水公司可選擇合適的工序組合來對付其原水中發現的污染物。最常見的凈水工序包括凝聚(絮凝及沉淀)、過濾及消毒。有些供水系統也使用離子交換和吸收等方法。
美國的法律規定,自來水公司有責任讓用戶了解水質狀況、飲水中發現的污染物,以及保證飲水安全所采取的措施。自來水公司需要及時報告任何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的水污染事件。所有違反環保署標準“短期接觸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事件必須在24小時內通知公眾,并及時通報后續情況。
為保證對自來水檢測結果的及時、準確,美國環保署建立了一套對自來水公司水質抽檢的程序,規定了一些污染物的抽檢頻率,例如細菌要根據水廠規模大小每月或每季度檢測一次;硝酸鹽、鉛和銅要每年檢測一次;病毒和寄生蟲要每月檢測一次,同時必須連續檢測濁度等等。如果在抽查中發現污染物超過最大允許濃度,必須立即通知用戶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不過,即使自來水的法規和檢測標準比較完善,美國的自來水也不時地爆出安全隱患。2009年底,《紐約時報》一篇消息稱,數千萬美國人的飲用水存在問題。報道說,過去5年,4900萬美國人一直都在喝“臟水”,這些水中不僅含有細菌,還含有砷和鈾等危險的化學物質。2010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全美42個州的至少7400萬人飲用含有受鉻污染的自來水,涉及洛杉磯、華盛頓、芝加哥等大城市。
究其原因,專家分析指出,這是因為美國供水系統的基礎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一方面,供水系統自身凈化水質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它的老化和自身的污染,反而增加了水的污染物含量。
人口增長、城市化以及日益嚴格的水質要求,需要政府重建和改造大量的供水設施,而供水系統的維修和改造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美國環保署指出,全國飲用水凈水及輸水分配系統的建造已耗資數千億美元,1995年至2000年間投資于水質改良的資金已超過500億美元,平均每年上百億美元。并且,如現有投資不增加,2019年之前資金會嚴重短缺,飲用水安全面臨重大挑戰。(本報駐美國記者張 旸)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