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農村版的“阿里巴巴” 南安蘭田村的信息化之路
在蘭田村一個世紀之村信息點,店主許英得正在向村民介紹相關產品使用方法
蘭田村村民許嫻正在許英得開辦的“世紀之村”信息點通過“世紀之村信息平臺”繳交話費和電費
7月7日下午5時許,在南安康美鎮(zhèn)蘭田村許英得的小賣鋪前,一位剛采摘完芒果的農戶正將一袋袋芒果卸在他家店鋪前,老許則正對芒果進行分類、包裝、過磅。他告訴記者,等會他還將對這些芒果進行拍照,然后掛到世紀商城的網上去銷售。據了解,許英得是南安康美鎮(zhèn)蘭田村首批加入“世紀之村信息平臺”的商戶。當時潘春來向他推介這個軟件的時候,只是抱著嘗試的想法,結果多年來生意一直很紅火,而且信息平臺的功能也拓展了很多,不僅自己賺到了錢,也服務了附近的百姓。“誰家的老母雞下蛋了,可以拿來這里拍照后上網銷售;誰家田地里的新鮮蔬菜收割了,也可以拿到這里代售,……,這個網絡可以讓我們不需要再挑著擔子到幾公里外的集市做買賣,在家門口就可以同樣把農家產品賣個好價錢。”村民許嫻如是說。
據介紹,該農村商貿模式采取“網絡+實體超市+信息點”的方式,申請者首先必須在該村有一個實體店,然后再依靠實體店開展“世紀之村電子商務”活動。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廣告、軟件用戶訂制、商品交易等途徑獲利,將利潤按照“3+3+3+1”的比例向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平臺進行分配。通過一系列“共生分利、消費參股”等方式有效聚合農村消費力,將原本一盤散沙的小農經濟聚合在一起,使平臺上的廣大創(chuàng)業(yè)者、經營者和包括農民在內的消費者受益成股東,增加農民收入。
截止目前,平臺已經擁有網上農家店15000多家,發(fā)布的農產品信息達908萬余條,提供就業(yè)崗位75000多個,月交易金額達3.5億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