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農村版的“阿里巴巴” 南安蘭田村的信息化之路
康美鎮(zhèn)蘭田村村部大樓
改變從民生開始,從農戶身邊的實事做起。潘春來上任不久便在村務大會上提出,興學、造橋、修路等一系列的改變民生的思想。然而,卻有村民提出“村里尚且還虧欠外債,這一系列的工程錢又要從哪里來”。
面對困境,潘春來并沒有被嚇退,而是帶領新班子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盤活資源,多方籌資。比如建學校總投資340萬元,在項目建設招標時便“有言在先”,因為村里窮,工程隊先墊付部分資金,村里分6年支付。但是,在此后村里賣了兩所閑置的舊學校籌資120萬元,市財政支持了109萬元,潘春來帶領村民和社會捐資100萬元,結果所需款項提前付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潘春來和新班子靠著挨家入戶走訪和村務大會,許多施政想法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短短的兩三年時間,橋通了,路平了,學校、幼兒園“以舊換新”,而且還建起了新村部、老人活動中心等,村內的垃圾也有人處理了,村道上的路燈也亮了起來,蘭田村面貌煥然一新。尤其是在村內新建了一條24米寬的水泥村道,取代了原先僅5米寬的泥濘道路,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潘書記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肯定,村民也越來越相信這位村書記的施政方針。但是,對于眼前的一系列成績,潘春來并沒有滿足,而是進一步思考著如何將村民帶上致富路。“改變的根本在于發(fā)展,發(fā)展的根本是有完整的規(guī)劃目標。”潘春來表示。
于是,這位潘書記開始了對蘭田村前途的思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