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二:倫敦交通可堪重負
倫敦奧運的更多懸念,卻是在賽場之外。以交通為例,最近兩個月,《環球》雜志記者親身經歷了倫敦兩項大規模的慶典,先是切爾西贏得歐洲冠軍聯賽冠軍后的沿街游行,后是英國女王慶祝登基60周年的泰晤士河游船巡游。兩項活動結束之后,排隊進入地鐵的時間都超過了一小時。這樣的狀況,如果不改變,會給奧運會帶來多大影響?
事實上,倫敦的地鐵非常發達,如果措施得力,不至于出現這樣長時間的擁堵。顯然,交通部門并沒有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從而使人群過多地集中在一個地鐵站。那么,奧運會期間,將會有更多的人來到倫敦,這個城市的交通能堪重負嗎?
按照奧運會的慣例,主辦城市都要在奧運會期間設立專用的奧運車道,以保障運動員、媒體和相關人員快速及時到達賽場。北京奧運會期間,車輛還實行了單雙號出行的政策。但倫敦的很多馬路是真正的“馬路”——行駛馬車,窄得只能單行,如果再開辟出奧運車道,交通勢必更加擁堵。
更要命的是,倫敦奧運會的特點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倫敦以及邊緣地區現有體育設施進行比賽和訓練,比如倫敦西面的溫布爾頓網球中心、倫敦西南部的薩里郡自行車公路賽段等等。因此,無論是運動員、教練員、其他工作人員還是觀眾,從倫敦東部的奧運主場館穿梭至這個城市的西部,將十分頻繁。這將給倫敦的交通造成怎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倫敦交通的隱患還不止于此。只要在倫敦略微待上一段時間,就不會對交通運行工人的罷工感到陌生。幾個月前,地鐵司機威脅在奧運會期間罷工,最后因為奧運期間加薪的要求得到滿足而平息;前不久,英國最大的工會組織“聯合工會”當中的巴士司機成員宣布,將在近期舉行大罷工,這或許將導致倫敦公交巴士系統30年來首次陷入癱瘓。該工會表示,如果得不到奧運期間獲得額外獎金的承諾,他們將繼續在奧運期間舉行罷工。
奧運期間,倫敦巴士運輸乘客的數量預計至少增加80萬。為此,代表兩萬巴士司機利益的“聯合工會”,從去年開始就要求倫敦21家巴士公司給予司機每人500英鎊(約合人民幣5000元)的額外薪酬,但這一要求并沒有得到資方積極回應。
“聯合工會”表示,倫敦巴士司機是倫敦交通部門中唯一沒有因其在奧運會期間的額外貢獻獲得獎金承諾的員工群體,而希思羅機場快線、城際鐵路、輕軌、地鐵等其他交通部門的員工都已獲得至少500英鎊的額外獎金承諾。當然,這些承諾都是以罷工威脅而得到的。
為了應對交通問題,英國政府想出“全民放假”的辦法——允許公務員奧運會期間在家辦公,不少企業老板也同意員工實行靈活的作息時間。但是,奧運期間,倫敦每天必須要應對突然增加的100萬人次的乘車需求,在巨大壓力下,首都仍有變為“首堵”的可能。
尤其是在奧運賽場周邊地區和市中心的熱點區域,能否快速疏散,避免引發惡性事故,都考驗著倫敦政府的能力和智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