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吃什么
王婧在超市選購的時間比普通人要長一些。在蔬菜、水果選購區,她會盡量選擇超市的自有品牌。像一些大型超市會有自己專門的種植基地或供貨商,能夠在源頭上對蔬果的農藥使用進行把控。別人盯著特價菜,王婧卻向售貨員詢問超市有沒有蔬果農殘快速檢測儀,菜是哪兒進的?有沒有監督和追溯機制?
王婧說,消費者問得多了,超市就會把食品安全重視起來。
除了自有品牌,超市散裝的水果蔬菜大多是從批發市場進貨,與農貿市場上的來源差不多。雖說超市有保證食品安全的責任,但目前來看,在這一部分并不現實。
王婧的同事曾經到某地的農戶家拍攝。塑料大棚里,農戶點燃煙熏殺毒劑,黃瓜、西紅柿上的蟲子瞬間被殺死,西紅柿上掛著一層農藥白霜。農婦把寫有“豐收”字樣的殺蟲劑混入葉面肥進行噴灑,幾只小雞雛跟在主人身邊嘰嘰地叫。幾分鐘后,幾只小雞開始打蔫,半閉著眼睛癱軟在地,過了一會兒,五只雛雞全部死亡。
農民噴完農藥就把大棚的門關起來,基本十幾天就要噴一次農藥,如果一種農藥效果不明顯,就換另一種。
王婧說,她的同事在蔬菜大棚里呆了幾分鐘便開始頭暈不適。
因為對農藥殘留的恐懼,王婧所在的食品和農業項目組已經開始團購有機蔬菜。每周送一次貨,農夫送來什么,王婧他們就吃什么。
“見到有機菜你會發現,和市場上的菜太不一樣了。大小、形狀都不一樣。”蔬菜盡量買有機的,水果還是要到市面上買。到了冬天,王婧也只能在就近的超市和農貿市場買菜。
王婧盡量避免在外就餐,晚上基本多做一個菜,留作第二天的午飯。買來的蔬菜和水果都要先用清水沖洗,浸泡20分鐘,再次用清水沖洗一遍。“這樣也不一定就安全。有一些農藥是脂溶類的,清水沖不掉。”
總是有朋友問她,“你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到底哪些食品是能吃的?”這件事也頗為困擾王婧。王婧只能說盡量選擇應季的蔬菜水果,少選規格統一、又太漂亮的蔬果。選擇加工環節少的食品,味道重的蔬菜,比如大蔥,蟲子不愛吃,農藥便打得少。“但是韭菜不行,蟲子咬韭菜根,農藥就直接灌在根上。”王婧補充說。
室友買了一些草莓,問王婧要不要吃。王婧糾結著要不要嘗嘗。
有農藥也得吃飯,“總得活著,不能活生生地餓死。”
王婧最擔心的是老家的父母。前段時間,她給父母帶去了紅豆、綠豆、西葫蘆、小油菜的種子,想在小區的空地上,種上一些。小區里讓不讓種菜是個問題,就是種了,又夠吃幾頓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