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嚴格監管大廈供水系統
140萬市民可直飲自來水
本報駐香港記者 李永寧
香港是世界上極少數由政府直接提供自來水服務的地區之一,香港水務署承擔了自來水水質提供、監測和維護的所有責任。
香港水務署介紹,香港自來水符合歐盟生活飲用水標準和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的《飲用水水質準則》, 經水務署濾水廠處理的自來水,加上妥善的大廈管理,可無須煮沸直接喝。
由于本地資源匱乏,香港淡水水源主要來自廣東東江。東江水占香港水源供應量的近八成,其余兩成則來自本土集水區。
香港水務署21個濾水廠負責對原水進行凈化處理,每日可處理約480萬立方米淡水。原水先被混入化學品(如明礬和熟石灰)絮凝和沉淀,再流進快速重力濾水池,利用砂和無煙煤過濾。
過濾后的水加入氯氣和熟石灰,消毒及調節酸堿度,并加入氟化物,保護居民牙齒。處理后的自來水會含有微量的殘余氯氣,以防止自來水在送往用戶途中受到污染。經過近10個步驟的過濾措施,水質才達到標準。
市民最終取用的自來水都是經管網輸送到住處的,監測水質質量更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了保障市民享用安全的自來水,除了嚴格的凈化程序,香港水務署在整個供水及輸水系統中,有關人員會定期從濾水廠、配水庫、輸水干管、供水接駁位置和用戶水龍頭五個地方抽取樣本進行化驗,鑒定項目超過150種。
由于水質有保證,香港水務署一向不鼓勵居民使用住宅用濾水器,因為一旦保養不當,濾水器可能成為細菌溫床,反而影響衛生及健康。
管網老化造成二次污染,是許多國家和地區治理自來水時面臨的大難題。香港是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呢?香港水務署表示,自來水二次污染,是因為過去香港多采用無內搪層鍍鋅鋼管,這種水龍頭用上數年就開始生銹,導致自來水變黃。
為了整治這一情況,從1995年12月23日開始,香港當局已禁止新建大廈使用無內搪層鍍鋅鋼管,必須更換為有內搪層鍍鋅鋼管、銅管、不銹鋼管或聚乙烯管等。
對于樓齡較長的住宅大廈,水務署會定期檢查水管,點對點的制定更換和維修老化水龍頭計劃,以保障水質和防止自來水滲透浪費。除了管網,水務署也強調大廈水箱的保養,因水箱的污濁也會影響水質。水務署會敦促大廈管理處經常清洗水箱,并妥善維修及保養大廈的供水系統。
2002年開始,水務署大力推行“大廈優質食水認可計劃”,住宅和商業大廈自愿參加。凡大廈的水管系統維修妥善,而自來水樣本測試結果也符合水務署的水質標準,便可獲頒認可證書:自來水可從水龍頭直接飲用。目前,香港已有3540幢大廈取得認可證書,受惠市民人數超過140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