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婭:堅守愛的承諾
一個學習成績原本優秀卻在中考失利的鄰家男孩因家庭壓力患上了憂郁癥,他的眼神刺痛了林婭的內心,也讓她堅定了用愛幫學生找回自信和溫暖的決心。1996年,林婭終于如愿調入象山縣職業高級中學,從此與中職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小海是一名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學生,媽媽用打零工的錢養活他,但他照樣變著法要手機、要享受。林婭去家訪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兩間屋除了床與吃飯桌外沒有任何家具,他的媽媽蒼老得像奶奶,她把一只碗用清水洗了又洗,等到捧給林婭喝茶時,她驚呆了,這是他們家最好的碗,卻油漆斑駁;這是跟她年齡相仿女人的一雙手,卻粗糙開裂、布滿老繭……林婭馬上用相機拍下眼前的一切和他媽媽工地干重活賺錢的辛勞。
家長會上,林婭展示了這組照片。在家長學生們驚訝感動的目光下,她拉著這位媽媽的手上臺,含淚呼吁孩子們要理解父母的心,懂得父母的愛。她讓每一位孩子向到場父母鞠躬,當時小海在他媽媽面前哭了,孩子和家長的心也貼近了。
平時,學生們親切地叫林婭“林媽媽”。她生日的時候,學生們用蠟燭在教室點燃了一個大大的“愛心”,說:“媽媽,您辛苦了!”在她生病需要繼續開刀時,林婭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堅持要等到學生們畢業。令林婭尤為感動的是,在她又一次生病后回校時,教室里掛起了一千只紙鶴,里面有學生親筆寫的一千個祝福,林婭說:“最是那一瞬間的幸福,我會讓它永遠。”
陶海林:幫助學生是自己的幸福
從小就夢想當一名教師,高中畢業后應征入伍當了偵察兵,復員后當過工人、采購、保管、統計、出納和會計主管的陶海林,在1987年放棄了當經理的機會,毅然地來到海南省五指山腳下的海南省工業學校當起了一名普通的會計教師。
海南省工業學校地處五指山腹地的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經濟十分落后,有一些特困生中途輟學。每次聽到這樣的事,陶海林都很痛心,他總想著幫他們一把。在他看來,幾百元錢不算什么,卻可能改變一個學生一生的命運,實現一個家庭美好的夢想。
20多年來,陶海林默默地資助過30多名貧困的學生,為他們支付過十幾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使不少學生重返校園。有一名黎族學生曾因家庭貧困而4次輟學,陶海林4次把她帶回學校,最終讓她順利完成了學業。
陶海林的一個97級會計專業的學生林紅,她父親是個割膠工,母親提前退休,家中還有80多歲的爺爺和一個弟弟。由于家境貧寒,林紅讀完一個學期后,就無法堅持下去。在和妻子商量后,陶海林把林紅接到自己家中,吃住全包下來,一直到畢業。2000年林紅畢業后,在廣東找到了工作。但天有不測風云,她患上了紅斑狼瘡,醫藥費前后花去5萬多元,陶海林為她資助了2.5萬元。聽老中醫講黑靈芝可以治林紅的病,陶海林以后每次碰到便買。她連喝半年,病情終于穩定下來。陶海林說,“幫助別人戰勝困難,就是自己的幸福?!?/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