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8日訊(本網記者 謝添實 實習生 馮發)一次次觸動,一次次掌聲。7日,在福州大戲院內,不時響起了陣陣掌聲,楷模們的感人事跡感染了在場師生。當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此舉行,徐英杰、張金波、林婭、呂學智、陶海林、丑武江6位楷模以切身經歷講述了自己與職業教育之間難舍難分的情結,讓在場師生們走進了鮮受關注的職業教育,感受背后的故事。
徐英杰:和學生PK“大富翁”游戲
徐英杰是天津市電子計算機職業中專學校一名計算機專業教師。一踏上講臺,他就在心底許下一個承諾: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但現實并非想象的那樣輕松:有的學生因為沒考上普通高中,有嚴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學生因為很少得到表揚和肯定,而缺乏自信;有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單親家庭,性格孤僻。他逐漸明白,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需要興趣、自信心和成就感。
有人說中職生“朽木不可雕也”,徐英杰認為這是“十足的偏見”。癡迷于游戲的學生劉帥經常逃課,甚至是夜不歸宿。看在眼里的徐英杰在微機課上給正在打游戲的劉帥下了一封“挑戰書”:課間PK他上課玩的“大富翁”游戲。不料,爽快答應的劉帥卻吃了敗戰,佩服老師之余更透露出好奇。徐英杰趁熱打鐵,教他如何運用游戲修改器和地址、數制的知識玩游戲,并且告訴他:這些知識都在課本上。
這以后,劉帥以從未有過的熱情,開始自覺地學習知識。開始覺得自己“玩游戲沒什么意思”的劉帥逐漸被引導向更深入的領域進軍,最終發明了“讓別人玩的游戲”。在徐英杰的推薦下,更是獨立完成了網站的前后臺開發,實現了網絡平臺的智能化運行,沿用至今,贏得師生交口稱贊。如今,劉帥已畢業四年,就職于一家著名網絡公司,擔任網絡維護負責人。
張金波:贊賞是最好的教育
全校76名教師和120多名學生,老師無心教學,學生無心學習,校園不及足球場大,教學設備幾乎為零,賬面上沒有一分儲蓄,社會上給這所學校的評價是“教師懶、學生爛、校風差”。從這樣一所典型的軟硬件都落后的學校到一所教師間坦誠相待,心平氣和地工作,占地200畝,擁有5300名學生和260多名教職的國家級改革和發展示范學校,需要多少年?遼寧省建平縣職教中心校長張金波以自己的行動告訴社會:15年。
上任后,張金波從組建志同道合的領導班子做起,又大膽提出移址新建,辦一所設施一流的職業學校。為籌錢買地,他苦口婆心地發動全校教師獻計獻策;為加快辦理施工的各種手續,他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個審批部門;為爭取建設經費,他不厭其煩地到財政局長的辦公室商量對策;為確保工程如期完工,他絞盡腦汁地跟工程隊經理斗智斗勇……就這樣,經歷了365個日日夜夜,占地200畝的現代化學校終于建成。
硬件設施跟上了,可如何讓學生真正學到一技之長則是擺在張金波面前最為嚴峻的任務了。他說,“作為校長,如果我不能給他們的孩子有益的教育,還有什么資格去面對這些質樸、勤勞的鄉親,還有什么資格去面對他們的托付和信任?”
倡導關愛和認可的“賞識教育”成為了張金波的“制勝法寶”。曾因打架斗毆被三所高中開除過的男生,堅信“拋棄這類犯了錯誤的孩子,把他們推向社會,絕不應該是我們教育者的行為”的張金波決定收下了這名學生。在學校的運動會上,張金波注意到這個男孩拿到了400米的冠軍,把他叫到辦公室之后,一面贊許他體育好,一面鼓勵他向班主任申請做班級的體育委員。一個星期后,張金波看到這個男孩帶著自己的班級跑早操,微笑著向他點頭示意。一年后,這個男孩成了學校的進步之星。“我發現,對于這類一再被否定的學生,斥責與懲罰遠不如欣賞和關注更有效,贊賞是最好的教育。”張金波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