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技術“越軌”
建立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推行引產和分娩實名制,加強終止妊娠藥物管理
“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是社會背負的‘高利貸’。在災難爆發前排除危情,是百年大計。”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暨重點治理年工作會議上,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王俠表示,遏制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勢頭,當務之急是打擊技術“越軌”,“治標”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依法查處“兩非”行為。
去年8月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公安部、衛生部等六部門,開展了為期8個月的“兩非”專項整治行動。日前,六部門再次聯合發文,確定2012年為“出生人口性別比重點治理年”。
海南省儋州市西聯農場孕婦藍某懷孕6個多月,想知道胎兒性別,通過電話與唐某取得聯系。去年7月10日上午11時許,唐某開著一輛奇瑞牌小轎車,將藍某接到自己家中,從掛包里拿出一臺筆記本“B超”,給藍某做檢查,告知她懷的是女孩。當唐某收取330元鑒定費時,被跟蹤而來的執法人員抓獲。
據查,唐某是儋州市國營新盈農場人,1999年從衛校畢業。曾因從事“兩非”行為被抓,以非法行醫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前刑滿釋放。之后,他購買小型“B超”,配備作案車輛,變本加厲地從事“兩非”活動。
“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強力打擊下,‘兩非’行為變得更為隱蔽。”海南省人口計生委主任隋枝葉介紹說,不法分子的儀器和交通工具更加先進,手段更加多樣,防偵查能力增強,加大了“兩非”案件的“取證難”和“執法難”。
儋州市衛生局要求,凡是開展B超檢查業務的醫療機構必須安裝“全球眼”。全市15家醫療機構的20臺“全球眼”遠程監控終端設在市衛生監督所,由該所對被監控單位全天候實時監控,視頻存儲可供取證。
江西省湖口縣把查找線索作為查處“兩非”案件的突破口。他們重點排查已領取再生一胎證后孕情無故消失、孕14周以上才申報辦理再生一胎、已領取生育證長期無孕情、懷孕超期未申報出生等對象,從中追查案件線索11條。推行“1名鄉干部+1名村干部+1名組干部”對一名懷孕對象的跟蹤服務。對縣內居住孕婦,每月上門訪視一次;對外出務工孕婦,每月上網視頻一次。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上報,從中挖掘5條案件線索。
解決“兩非”案件“執法難”,需要頂住壓力,違法必究。湖口縣在處理公立醫院黃某、余某“兩非”案時,遭遇說情、干擾甚至恐嚇的壓力和阻力。縣委、縣政府態度堅決,排除干擾,對兩位涉案人員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依法吊銷執業醫師資格證,產生了震懾效果。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誡勉約談和問責制度、出生人口實名登記制度、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終止妊娠藥物銷售使用管理制度、“兩非”案件有獎舉報制度等,建立了跨部門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效工作機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