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廣州,好人輩出,感動廣州,德馨羊城。
拯流浪漢于水火的“奔馳哥”、解女童倒懸的“黃衣男”、徒手突襲歹徒的“奪刀俠”、與乘客合力施救癲癇兒童的公交司機……一幕幕見義勇為,感天動地;一位位廣州好人,就在我們身邊。如盛夏拂過荷塘的絲絲涼風,清新爽朗,沁人心脾。誰說人情冷漠、人性自私是城市的“通病”,旬月之內好人好事接二連三,為“大愛廣州”默默作注腳。
也許,他們沒有高大威猛的形象,沒有振臂疾呼的豪言,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保安、司機、失業人士……普通得像一粒沙子,平凡得像一株小草,但在危急關頭,呼喚英雄,“廣州好人”就會聽命正義召喚,服膺道德導引,“見義勇發,不計禍福”。完成義舉之后,悄悄轉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總有一種精神滌蕩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人格琢礪我們的品行,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誰言“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一位位隱身草根的“廣州好人”便是一座道德燈塔、一方精神豐碑,釋放著向善的正能量,彌散著道德的芬芳,指引著蕓蕓眾生,愛己及人,守望相助。短短一月之內,好人層出不窮,不正是榜樣力量的最佳詮注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感佩善舉,感銘好人,希望遇上好人,但是好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需要“眾人拾柴”,只有我們大家的身上都流淌著尊老愛幼、謙恭禮讓,忠厚仁愛、正氣浩然、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的“好人血液”,人人成為好人,積跬步以至千里,匯細流以成江海,“大愛廣州”才得源頭活水,“幸福廣州”方成有本之木。
是以,作為真善美的發掘者、傳播者,媒體要褒獎好人、倡導善行,發揮好“探照燈”、“放大鏡”、“導航儀”的正面作用。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市社工委、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聯合發起了“尋找身邊的平民英雄”系列活動征集,短短的時間就發現了身邊眾多之“美”,感動了廣州的“你我他”,深度激發全社會崇善、求善、行善的氛圍。
與此同時,各行各業、各個階層、各位街坊都應該比對“廣州好人”,省視內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莫大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