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同期聲(接電話):去講課嗎?我安排一下,后天怎么樣,后天我就跟我們縣老科協兩個人一起去。后天早上大概九點鐘,我過去吧。
18、配音:邀請黃東來講課的,是平和縣國強鄉巖坑村的村民。由于巖坑村距離縣城有三十多公里,交通不便。為了講好這堂課,黃東來特地向縣老科協借了一輛車,和一臺幻燈機。
19、配音:到達巖坑村時,已經是上午9:30了,聽說黃東來要來講課,村部早早地就被村民們給擠滿了。
20、配音:巖坑村是革命老區,全村180多戶村民,全都種植蜜柚。因此蜜柚收成如何,直接關系著全村村民的生計。
21、平和縣國強鄉巖坑村村委主任 曾江河:像我們這個村,一年都有兩三回,都會下來兩三回。都是什么時候下來?一般都在蜜柚管理期,就是開花期到結果期,這一段時間相對比較多一點。
22、配音:然而黃東來并沒有急著進村部,反而是先到村民的果園里實地勘察了一番。在他看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各村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照本宣科的做法不切實際,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講課,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23、配音:當黃東來回到村部,對于講課內容,他已經胸有成竹。而他帶來免費發放的《琯溪蜜柚栽培管理實用手冊》,也成了村民的搶手貨。
24、講課的同期聲:……
25、配音:黃東來的講課很受當地農民的歡迎,因為他出生在農村,濃厚的鄉音讓當地村民感到親切;而有的放矢的內容,又往往能切中要害。近兩個小時的講課,竟沒有一位村民中途退場。有人曾經感嘆,黃東來的講課,居然也造就出了許多農民“粉絲”。
26、平和縣國強鄉巖坑村村委主任 曾江河:像早上,聽說農業局的專家來講課,沒叫的,他們自己都會跑來的。還有好幾個是外地的,我不認識,不知道是哪里的。不是我們村里的人。我也不認識,奇怪,怎么會有外地的人來這里。
27、配音:在現場,我們遇到了一位黃東來的鐵桿粉絲。他是接到當地親戚的電話特意趕來的。
28、大溪鎮石寨村 柚農 吳榮生:聽說你不是本村的人?不是不是。你從哪里過來的?大溪鎮。距離這里有多遠?大概四五十公里。你今天是特意趕過來聽課的嗎?黃副局長到哪里去講課,只要我知道,我就趕到哪里。
29、配音:上完課,沒解決問題的柚農會拖上黃東來,直接來到自家的果園里,就地求教。
30、同期聲:梢帶花的果前期長得快,后期卻長不大,是什么原因?這就證明你后期的鉀肥施得不夠,鉀肥偏少。你柚子有沒有重量?有。一般是這樣的磷肥夠的話,果皮越薄,果子就比較重,鉀肥量夠的話,果皮就比較粗糙,果實比較大。
31、配音:等黃東來閑下來時,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熱情的果農邀請黃東來到家吃個便飯,黃東來也不推辭。一盆咸飯,加一鍋肉片湯,黃東來吃得津津有味。放棄了恬靜舒適的晚年生活,終日奔波在鄉村田野上,又不索取半點報酬。黃東來究竟圖什么呢?
32、平和縣退休干部?? 黃東來:農民找上門來,跟我們聊天一樣,問問題,就像聊天一樣,請我到他的果園去指導,等于帶我去散散步,這個對身體也有好處。而且特別是有一種成就感,退休了,有的人連問都不來問你,我退休了,還有農民一直找上門來,自己都感覺自己還有用。
33、音樂+慢動:
A、退休后的黃東來 成了柚鄉的“蜜柚醫生”;
B、 五年多來,黃東來免費為柚子樹開出了五萬多張治療良方;
C、 許多柚農成了黃東來的“鐵桿粉絲”;
志愿者感悟:只要農民一天需要我,我就有價值。這是一種被需要的幸福感。
42、主持人:解放鞋、茶水壺、修剪工具包,黃東來靠著這三樣“寶貝”,走遍了平和縣200個蜜柚種植村。他20多年總結出來種柚秘訣,影響了千家萬戶。有其他省的果農開出年薪十幾萬元,聘請他當專職技術顧問,卻被他一口回絕了。他說,我的技術是屬于全體柚農的。 不為名利,只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黃東來退休生活的真實寫照。好了,感謝收看本期《福建志愿者》。再見。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