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曾
與南靖緊鄰的山區縣——平和,也有許多客家宗族。曾氏則是其中的代表。平和曾氏家廟,堂號“雍睦堂”,地處國家級文化名鎮——舊縣城九峰鎮中心。
平和曾氏由龍巖上杭遷徙至龍海,元朝年間,又從龍海遷到九峰。曾氏在九峰開基后,遂開枝散葉,遍布平和每個鄉鎮。如今,曾氏人口在平和總人口中占了近1/10,在平和214姓人口中排第4位。
至于平和有多少客家人,如果按語言來界定,講客家話的人口約占全縣人口的20%,如果按照姓氏遷徙的淵源來界定,平和縣客聯會研究認為,從閩西客家遷入平和的姓氏有16個,占全縣人口的80%。
漳州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曾一石說,根據族譜的記載,在漳州境內,籠統地講,目前居住著五六十萬客家人,他們是祖上從龍巖遷徙入漳,聚居區主要分布在閩粵邊界的狹長地帶,即詔安、云霄、平和、南靖等4縣19鎮,占漳州總人口10%左右。
外出謀生 落腳漳州
中轉站“永定會館”
除了祖上遷徙漳州山區,近現代還有一部分客家人,因為就業、升學、參軍、打工等原因入漳。這其中,人數較多的是龍巖永定人和長汀人。
舊時永定人外出謀生,以經商和做手藝為主,外出線路要么順汀江南下至潮汕,要么經南靖至漳州、廈門,漳州因為路途較近、舊時商業較發達,而成為外出永定人的主要落腳點。
在漳州市區龍眼營,曾經還設有永定會館。永定會館坐落于龍眼營西南側,大厝門前面墻邊有水井一口,供當時商旅往來的行人飲用。大厝后側,另有并排二間房,分別為永定人旅漳身體染病時的療養房和看護人的住房。今年已經80多歲的永定人李老伯回憶,其幼時來漳便住在永定會館,會館為前清時期在漳永定人集資捐建,“用現在的話說,會館就是一個駐漳辦事處,永定人來漳,都是通過會館找到工作。這里也是一個貿易中轉站,永定特產運到這邊來,再銷往廈門、廣東,甚至出口,而永定人來漳州進貨,也都是由這邊采購?!毙轮袊闪⒑?,由于政策的原因,永定會館解散了,當時館里有名望的人,都外出發展了,但會館周圍,依然住著一些永定人。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