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三:大閘蟹養殖用抗生素嗎?
【調查】 生了病會用適量抗生素,但養殖戶多通過凈化水質防止病害,用藥較少
大閘蟹生病了,要不要吃抗生素?“撒下去就沒了,用處不大。” 毛文清說,為了提高螃蟹的抵抗力,他種了板藍根,“30畝水面,2公斤左右的板藍根就預防疾病了。”
梅達明說:“要想養好螃蟹,水質最重要。水環境好了,大閘蟹就不易生病,就不需要用抗生素。” 因為大閘蟹對生長環境的潔凈度要求很高,許多養殖戶都在養殖場中種植水草來凈化水質。
不過梅達明也坦言,池塘養螃蟹,的確會遇到一些病害,需要用藥。“得注意用量。藥用多了,進入水產市場會檢測出殘留。現在政府抓得嚴,一旦發現亂用藥,會傾家蕩產的。”他說,在隔壁一個鎮,一家甲魚養殖場因為使用了違禁藥,被罰了30多萬元。
梅達明說,年前把大閘蟹賣光,要把塘里的水放掉,用石灰消毒,然后在太陽下暴曬,在正月十五之后,開始放水,種水草,放養螺螄,每畝大概投放200公斤螺螄,3月、4月放養扣蟹。“螃蟹是喜陰的動物,喜歡棲息在水草下,而螺螄和紅蚯蚓是螃蟹喜歡的食物。”4月中旬,扣蟹把螺螄吃得差不多了,就要給它們喂食顆粒飼料。
要想水質好,控制養殖密度也很重要。“一畝大概只能放800只蟹,多了密度太高就不利于大閘蟹生長了。”他說。
剛從江蘇調研歸來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主任宋懌研究員說,江蘇現在大力推廣螃蟹生態養殖,通過種水草、養螺螄、降低養殖密度、使用水質調節劑等方式,凈化水質,改善螃蟹的生長環境。她表示,等螃蟹生了病再喂藥,效果并不明顯,養蟹(魚)還是要先養水。
宋學宏說,螃蟹養殖產量多數在70公斤/畝左右,與魚類相比密度很低,而且螃蟹需要的水質條件遠比魚類苛刻。即使發生爛肢病(放養過程中受傷或生長過程中敵害致傷感染病菌所致)等疾病,人們首先做的是水體消毒、微生態制劑調水,輔以少量內服藥物包括少量抗生素,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就沒有問題。
袁玉兵大學畢業后,在家鄉開了一家漁藥店。這家名為“吳江市康盛漁需物資經營部”的小店面積大約20平方米。記者的突然到來,讓袁玉兵有些驚訝,不過對于記者查看他的藥品,他倒頗顯大方。“隨便看,不會有禁藥的。”
一名養殖戶正巧過來,讓袁玉兵幫他看看自己養的鱸魚和鱸魚苗怎么了。袁玉兵剪下鱸魚鰓用顯微鏡檢查后說:“這魚有細菌”,隨后給養殖戶開了藥方。
袁玉兵說:“我開的方子,都要存檔,方便有關部門查詢。”對于抗生素用量,袁玉兵說:“用量很少,銷售額不到2%。”據他介紹,對于一些抗生素,已經有了中藥等替代品,“用生姜和辣椒粉炒熟后撒到魚塘,能殺死白魚的小瓜蟲。”
今年4月,吳江市漁政管理站平望分站對轄區內的18家漁藥經營企業進行監督執法檢查。吳江市漁政管理站綜合科科長孫濤說:“檢查發現18家漁藥經營企業有11家通過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
有說法稱,少量抗生素可以促進動物生長,飼料中容許添加適量的抗生素。對此,農業部有關部門表示,一些抗生素如桿菌肽鋅等可抑制畜禽消化道內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增強畜禽的抗病能力,增進食欲,促進發育,提高飼料轉化率,國內外將其用于養殖業抗菌促生長。但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能作為養殖業抗菌促生長。2001年農業部發布了《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明確規定土霉素、黏桿菌素、桿菌肽鋅等10多種抗生素品種可制成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只要使用國家批準使用的品種,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就不會出現藥物殘留超標問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