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濃濃端午味 引來臺灣民俗專家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25 09:16? 劉云鵬?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本報訊(記者劉云鵬/文劉興/圖)銀光閃過,紅紙剪出的蜈蚣被結結實實地釘在鏢尖上,端午“刺五毒”的老節俗昨日在三坊七巷光祿吟臺有了新鮮而有趣的演繹。昨日上午,三坊七巷迎來了端午氣氛的最高潮:寫午時書、點雄黃、蘭湯浴相繼登場……值得一提的是,三坊七巷濃濃的端午味還特別吸引了臺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一行前來交流,福州獨有的節俗傳統也將作為重要材料收錄進成員的報告中。
“午時書”是福州端午節特有的對聯
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傳統節俗,但寫午時書就是福州獨有的了。據書法老師介紹,因春夏之交天氣惡劣,疾病多發,因此古人認為端午為“惡日”。出于和貼春聯相似的目的,福州百姓多了“寫午時書”的節俗。
在端午節當天,福州百姓會摘下家門口的舊對聯,換上寫著驅除污穢、祈禱健康為內容的新聯。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習俗傳承已久,南宋《夢梁錄》已有用“生朱”寫午時書的記載。
和“寫午時書”一樣,“刺五毒”也寄寓了驅除邪祟的目的。昨日上午,這種宋金時已流行于官宦子弟間的端午游戲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主辦方用紅紙剪出毒蛇、蟾蜍、蜥蜴、蜈蚣、蝎子等在端午前后出沒的毒蟲形狀,并將之貼在紙板上,游客手捏五只飛鏢,在幾米范圍外飛射毒蟲,傳達祛除災病的良好祝愿。
至于蘭湯浴和點雄黃,這已是端午活動必不可少的項目。昨日的蘭湯浴和點雄黃由臺灣的民俗專家主持進行。接過畫筆,臺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副理事長王億鳳在小朋友的額頭、耳根和雙手掌心點下一筆,帶來了對大陸同胞的美好祝福。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