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建·留住記憶 文物保護為何頻頻失守 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19 08:32?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憾
張公館成了假文物,“大法院”變身大雜院
沒有任何顯示是文保單位的標志,鐵門緊閉:這是記者于12日下午來到張治中公館時首先看到的情景。多次敲門沒有回應之后,記者來到同樣關著的偏門,透過門縫,可以看到里面正有人走動、忙碌。
多次敲門后,偏門終于打開。當記者請站在門口的年輕男子介紹一下房屋現狀時,對方擺擺手讓記者趕緊出去,并稱,“怎么又有人來”、“這里不是什么故居,就是私宅”。
公館現在的主人是誰?按照有關報道中提及的房產公司名稱,記者查詢后發現,南京市鼓樓區沈舉人巷26、28號,現為南京卓立房產置業有限公司的注冊及經營地址,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
針對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出售傳聞,雖然沒在探訪中得到答案,但是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一位負責人介紹,“據調查,目前該產權人沒有出售該建筑的意向,產權人認為是某些媒體故意炒作?!?/p>
但是,經過產權人的“巧手”,這幢建筑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樣。家住張公館附近的一位老先生退休以前從事建筑設計的工作,也一直在關注張公館,“我們住在附近都知道,開始拆得不倫不類,后來又返工了幾次?,F在就是一個假文物!”
在南京,這樣的憾事不止張治中公館一樁。當記者站在南京市中山北路101號,眼前只是疏于管理的一個大雜院兼停車場,可誰曾想到,60多年前,這里曾是國民政府最高法院所在地,是著名建筑師過養默的精心之作。
盡管依稀可見民國建筑的風骨,但是當年的風采已蕩然無存。在黃白相間的樓房前,豎立著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牌,由于被小汽車擋著,幾乎看不到?!皣裾罡叻ㄔ号f址”的黑色指示牌,就掛在樓前,也沒有半米開外的“悉田畫室”廣告牌來得惹人注意。
據門衛恒大物業一位值班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現在就是個大雜院,里面至少有100多家公司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