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必倒于槍口之下
冥冥之中,宗立勇注定在劫難逃。
2011年7月22日下午,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出境口安檢通道,排在隊伍中的一個花白頭發的中年男子遞上護照,邊檢民警小王立即警覺起來:護照上的姓名與出境卡上填的姓名不相符?
“去澳門干什么?” 小王不露聲色、盡量以平和的聲調問道。
“去,去,去旅游呀……” 中年男子結結巴巴。
“北京好玩嗎?” 小王突然又拋出一句試探性的問話。
“什、什么……好玩嗎?” 顯然,中年男子已亂了方寸。
民警小王隨即將中年男子帶至值班室。“你的名字?宗立勇是誰?” 中年男子如同遭到致命一擊,面如死灰,立刻大聲嚷嚷起來:“我是澳洲人,你們扣押我是非法的……”通過電腦上網查詢,照片等信息比對,警方大喜過望:該名男子正是直接參與18年前轟動一時的“中俄列車大劫案”、國際刑警組織為此而專門發出紅色通緝令、全球追捕的在逃要犯宗立勇。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呵!
人稱“東城老七”的宗立勇,18年前可是名動京城的北京倒爺。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正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快速轉軌,而前蘇聯一夕解體,經濟社會陷入動蕩與貧困,“東城老七”宗立勇等一批北京倒爺們趁此良機,從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的白溝商城大量批發皮夾克、羽絨服、旅游鞋、打火機等小商品,運往俄羅斯倒賣大發其財。北京至烏蘭巴托、莫斯科的k3/4次國際列車,是新中國成立后開通的第一條涉外列車線路,穿行于中、蒙、俄三國之間,號稱“中華第一車”。一時間,k3/4次國際列車上人滿為患,成為人們前往俄羅斯“淘金”的便捷通道。
財富如潮水般涌來,倒爺們很快過起了聲色犬馬、紙醉金迷、揮金如土的生活……然而,欲海難填,他們竟盯上了k3/4次國際列車上商販們的貨物、首飾、錢財,竟結伙干起“把刀一亮,對方交錢”的罪惡勾當。按照規定,中俄國際列車駛出二連浩特邊城時,中國鐵路乘警隨之下車,而俄羅斯卻沒配備警力上車值守,這就給歹徒們搶劫造成可乘之機。
1993年5月26日7點45分,k3/4次國際列車準點從北京站始發,經過10多個小時風馳電掣般飛奔,于當日午夜濃重的夜色中徐徐駛離中國邊境二連浩特站。頓時,整趟列車車廂即刻彌漫著恐怖氣氛:先后有4個犯罪團伙手持瓦斯槍、電警棍、匕首、長刀、木棍等兇器,頻繁出沒,輪番作案,一節一節車廂地毯式洗劫旅客財物,喪心病狂地強奸、輪奸婦女……據不完全統計,有上百名旅客受害,被搶財物價值達百萬元——這趟“財富列車”變成了“厄運列車”。
“中俄列車大劫案”震驚世界,多名受害旅客向我駐俄羅斯大使館報案。大使館于6月3日即專函報告中央,中央領導高度關注和重視,并作出批示:此事令人發指,建議派得力干部去俄,盡早破案,予以嚴懲。
“中俄列車大劫案” 被列為當年的四大要案之一。6月6日,公安部組織鐵道部公安局、北京鐵路公安局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專案組,分成多組警力對該案全力偵破。
正當犯罪分子紛紛落網之際,作為搶劫團伙要角之一的宗立勇,卻狡詐地從莫斯科逃往羅馬尼亞、法國等地,化名“李勇”,數年間游走于歐洲各國。2006年,宗立勇持澳大利亞護照悄悄潛回北京,以賭博為生,盡量避免拋頭露面。
18年亡命天涯,宗立勇已幾乎難辨當年容顏,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此刻,公安部發起的“清網大追逃” 行動,更是令他終日心驚肉跳,此次企圖躲去澳門,一是賭癮發作,二則打算避避風頭。誰知在填寫出境卡時,他竟鬼使神差地寫下了自己的真名“宗立勇”,正可謂:百密一疏啊。
世間多有巧合事。18年前的5月26日,宗立勇肆無忌憚地參與制造了“中俄列車大劫案”;18年后的5月26日,中國公安部掀起一場雷霆萬鈞的“清網大追逃”行動,最終使他逃無可逃而落入法網。古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多行不義必自斃:殺手,必倒于槍口之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