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畬村 56歲鄉村教師蘭承斌眼中的鄉村教育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15 08:38? 朱海華 鄭曉強?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盼
這些年,農村大量人口外出務工,不少人把孩子也帶到教育資源更有優勢的城里。雙華村,亦不例外。
佳陽畬族鄉12個村的小學,大多已撤點并校。雙華村因距中心校較遠,需翻山越嶺走八九公里路,這里的小學得以存留下來。只不過,學生從最高峰時的220多人,減到現在的40多人。
“即便只剩1名學生,我們也要把他教好。”蘭承斌說,“領了這么多工資,不把學生教好實在說不過去啊。”
然而,現狀是:學校現有10名教師,沒一個是音樂、美術或體育的專職教師。美術課,由班主任代教;音樂課,只有蘭承斌和另一師范畢業生懂得看點譜,能教孩子哼一哼,“市里還要求教唱畬歌,可我們自己也不會,不知如何教”;體育課,就讓孩子們在籃球場般大小的操場上跑跑步、打打球。
這些科目,其他教師還可應付著上;但沒有英語教師,蘭承斌們就無計可施了。“三年級就要上英語課,上面都把英語書配來了,但沒有英語教師,書只能放那閑著。”蘭承斌補充道,“多出來的課時,只好用來上語文、數學。”
“農村孩子的知識面比較窄,只能希望他們多讀些課外書。可是,學校又沒什么課外書供他們讀。”蘭承斌說,當前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在各個班級建立圖書角。
夕陽西下,孩子們早已回家,學校空蕩蕩的。夜晚的雙華,靜得出奇。揮別蘭承斌,我們踏上返城路。市區近了,車來車往了,樓變高變多了,燈光璀璨起來了。突然,車窗外飄來劉若英的歌聲: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同一天空底下相關懷,這就是最好的未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