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道德底線,就是最起碼的道德規范,也是對行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們處在社會當中,為人誠實、處事厚道、有良心,不損害他人和社會,遵紀守法、循規蹈矩就是我們的道德底線。
道德在幾千年“文明古國、禮義之邦”的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而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的人唯利是圖,做人、做事都以我為中心,道德、誠信都拋諸腦后。毒大米、黑心棉、劣質奶粉……假貨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彭宇案”、“許云鶴案”等事件是接二連三,層出不窮。
去年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發生的“小悅悅事件”,我們依然歷歷在目。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面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鐘后又被一小型貨柜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都不聞不問,竟無一人上前施救。最后,還是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并找到了她的媽媽。是什么樣的道德標準,讓這十幾位路人漠然離去?
又說說近期發生的冰心之孫因不滿父親作為,而在其紀念碑上用紅漆寫下“教子無妨,枉為人表”的事件。還有6月5日因列車上的乘務員掃地,與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乘客發生爭執,乘客便怒斥乘務員,“你這什么服務態度?素質太差了,我要投訴你!”最后,這位女乘務員竟然當眾“撲通”一聲向這位旅客下跪,并扇自己耳光,請求這位旅客原諒她。等等這些事件都讓人觸目驚心,都讓人感覺到人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從而也引起了社會和民眾的廣泛關注。由于這些人道德的失范、誠信的缺失、良心的泯滅而引發的諸多事件,皆令人們心有余悸。
人們不禁要問,現在的人怎么了?難道如今這些人的心中就無“道德”可言,無“規則”可循了嗎?
筆者認為,道德是根本,規則是保證,不論我們在怎樣的社會環境里,我們都應該自尊、自制,堅守道德底線,遵循行為規則,捍衛公理和正義,用心呵護文明之花,使之永不凋謝。(李劍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