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前來采訪歐洲杯的各國記者,組委會在華沙市中心的球迷廣場內設置了一個城市新聞中心,在里面,隨處可見身穿綠色上衣,忙碌著的工作人員,他們就是本次賽事的志愿者。在華沙,這樣的志愿者有1000名,城市新聞中心之外,他們還分布在球場、球隊駐地等處。
千里挑一,在志愿者中,也有著一位中國人。志愿者的組成,很大一部分是在當地上學的學生,有波蘭的,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的何蓮就是其中的一員。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名出生于1988年的小姑娘,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
□金陵晚報記者 田園圃
華沙現場報道
機緣巧合留學華沙
“我是2010年暑假之后到華沙上學的,也是一種機緣巧合,之前根本沒有想過會來這里,畢竟這個國家在歐洲還是‘非主流’的。”何蓮微笑著告訴金陵晚報記者。兩年的歐洲生活,已經讓她的舉止歐化了很多。何蓮就讀于華沙大學經濟系的發展經濟學專業,目前是研究生二年級,這個夏天就要畢業了。
何蓮是在金陵中學上的高中,大學四年則是在省內的一家高校度過,專業是工商管理的市場營銷方向。大三的時候,何蓮就已經和家人達成共識,要出國讀書。“本來我想去德國的,后來因為有一個叫做‘伊拉斯莫斯’的項目,特別歡迎來自亞洲的學生到歐洲上學,所以就申請了。”
到波蘭之前,何蓮對波蘭沒有任何認識,甚至不知道華沙是這個國家的首都。“不過當時沒有什么其他國家可以申請,家里人說真的想出國,就去試試吧。”2010年7月,何蓮遞交了申請,按照華沙大學入學的計算方法,她的成績排于前列,同年10月,她就來到了波蘭。
由于學費是全免的,因此何蓮的花銷基本上用在房租和生活上。“住宿一個月500茲羅提(相當于900人民幣),其他的也在500茲羅提左右,省著點花的話,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在1000左右。”初到華沙,何蓮還需要家人的經濟支持,如今她已經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我有兼職,給朋友親戚的小孩當家教。”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