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鄉村醫生后繼乏人 困境堅守盼新人加入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04 10:55? ?來源:閩北日報
我來說兩句
嵐谷鄉山坳村鄉村醫生闕東樹在村里出診。
吳屯鄉上村鄉村醫生彭寶蘭在向村民介紹婦幼保健知識。
闕東樹行走在出診的路上
5月28日,記者在武夷山采訪中了解到,由于鄉村工作、生活條件艱苦,鄉村醫生隊伍老化,后繼乏人。但這支年齡偏大的隊伍仍然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職責,為村民服務。他們相信,有職責、有需求、有具體政策就會有年輕人加入。
76歲的闕東樹,黨員,是嵐谷鄉山坳村鄉村醫生,也是武夷山市目前最老的一位在崗鄉村醫生。從保健員到衛生員,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至今行醫50年。他說,“我老了,說不定哪一天就干不動了,現在想找一個接我班的人很難。”
59歲的彭寶蘭,是吳屯鄉上村的鄉村醫生,從醫40年,具有鄉村主治醫師職稱。如今除看病外,還負責全村2100多人的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方面工作。她說,“如果我退了,這個村也就沒有鄉村醫生了?!?/p>
50歲的彭火興,年輕時經過衛校培訓兩年半,是嵐谷鄉橫墩村的鄉村醫生,如今半農半醫。到田間干活時,帶著手機,有病人隨時可以找到他。他說:“去年我的崗位補助收入只有4138元,如果不從事農活,一家人的生活就無法維持下去?!?/p>
武夷山市衛生局醫政科周金星介紹,全市共有鄉村醫生330多人,多為過去的“赤腳醫生”,60歲以上的占三分之一,普遍存在醫療設備落后,隊伍老化問題。
鄉村醫生除擔負農村一般診療工作外,還要協助上級醫療部門完成大量的公共衛生工作。一方面農村需要醫務人員,另一方面鄉村醫生隊伍后繼乏人,鄉村醫生面臨換代難題。⊙張國俊文/攝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