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今年的初中教育質量評價將發生重大變化——不再評“質量獎”和“進步獎”,取而代之的是“均衡獎”——如果學校和上一個年度的自己比,有很大進步,那么,也可能獲獎。
市教育局昨日證實了此消息,并且說,這是為了促進教育更加均衡地發展。
市教育局近日已經下發新的初中教育質量評價方法,除了上述的大變化之外,至少還有兩大變化引人注目——德育列入質量評估指標;同一所學校分設兩個校區,以及冠名分校、附屬校的,初中教育質量評估值統一捆綁計算——分校辦得好不好,總校也有責任。
對于家長來說,最為關心的是哪所學校辦得好?但是,教育主管部門一直未進行這方面的評比,唯一可借鑒的是市教育局每年根據對外發布的“質量獎”和“優質獎”,特別是“質量獎”,因此成為市民衡量哪所初中辦得好的指標。
不過,從今年開始,不會再有“質量獎”和“進步獎”了,取而代之的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校”,即“均衡獎”。
換句話說,過去,依據“初中教育質量評估值”(俗稱P值)評出“質量獎”和“進步獎”,現在,要用新的P值來評“均衡獎”。
有兩類學校可以獲得“均衡獎”,一類是和別的學校比,自己有進步的,分思明湖里、集美海滄和同安翔安三個片區,評出各片區的“均衡獎”
第二類是學校自己和自己比,即與上一年度相比,有進步的,也可獲獎。
上述兩類評估,除了參考P值,還要看是否違規補課等辦學行為,以及輟學率。
德育質量評估首次進入P值,它將學校的德育工作量化為可以評估的指標,
這樣一來,P值的計算項目有:中考總分均值、畢業會考合格率、全科及格率、單科及格率、總分優良率、德育質量評估值和初中學生三年鞏固率,不同計算項目占有不同權重。
近幾年來,P值陣容越來越強大,去年“引進”體育中考,今年又加入德育質量評估指標,市教育局表示,這是為了促進學校更加全面地發展。
此外,公辦中學通過統招派位,從民辦小學招收的學生的中考成績,允許乘以一定系數放大后參與核算,這是考慮到此類學生因原就讀的民辦小學教學資源與公辦學校在配置上的差異性,據了解,這也是為了鼓勵公辦學校接收外來娃,并加以精心培育。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