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需借助市場力量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01 15:39? ?來源:經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要“引入市場機制,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正如城鎮污水處理廠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后,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節省了運營成本,垃圾處理這一環境基礎設施走向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也是必然的選擇。
從2000年開始,我國垃圾處理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地區,這一趨勢更為明顯。中國固廢網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行業投資分析報告(2012版)》顯示,截至2011年,在25個省、區、市的146個市場化垃圾處理項目中,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和上海的項目總數達90個,占比達到61.64%。有專家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垃圾處理行業產值將年均增長30%以上,到2015年末,行業總投資將達2600億元以上。
垃圾焚燒發電是垃圾處理市場化的一個突出表現,近年來發展很快。2005年,全國城鎮共有垃圾焚燒廠48座,2010年已增至119座,處理能力從2005年的每日26075噸猛增至每日89625噸。
垃圾焚燒發電之所以成為垃圾處理市場的先行者,首先是得益于政策推動。去年4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焚燒將作為未來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因地制宜地選擇先進適用、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土地資源緊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要優先采用焚燒處理技術”。《“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再次強調:“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和土地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的城市,要減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優先采用焚燒處理技術”,“到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