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世界難題的"當代魯班"--新一代農民工趙正義
http://www.caoliu14.com?2012-05-30 10:39? 劉德炳?來源:新華社
我來說兩句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劉德炳)不久前召開的2011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中央領導接見了為國家科學技術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在院士教授扎堆的獲獎者中間,農民工趙正義顯得十分特殊。
趙正義發明的“趙氏塔基”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一項目由中國人獨創、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完整的技術體系,最終實現了產業化。科技泰斗王大珩把趙正義稱為“當代魯班”。
從“泥水匠”到工程師
趙正義1946年生于北京昌平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初中畢業后回鄉務農,30歲那年進入鄉鎮建筑企業做建筑工人,他的生命軌跡本應十分平實。
剛剛進入建筑界,趙正義只是一個砌磚工,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泥水匠”。為熟練掌握瓦工砌磚的技術訣竅,除上班苦練外,他每天晚飯后都挑燈夜戰。他在自家院中,準備了300塊磚,調拌砂漿、砌筑,砌好后推倒并再次碼放整齊,日復一日,三個月從不間斷。
從滿手血泡到一手老繭,從手忙腳亂弄得滿身灰漿到有條不紊,五個主要檢測項目從開始的無一合格到最后全部優良……這個“泥水匠”用自己的勤奮和鉆研,總結出一套獨有的手、眼、身、法、步聯動的操作程序和質量控制方法,讓砌磚這項不起眼的活計也有了“標準化程序”。
入行僅3年,趙正義就在上百人的企業比武中技壓群雄。1988年,趙正義及時發現并糾正了昌平財政局辦公樓結構設計的重大錯誤,避免了塌樓死人的工程事故。30年的自學,加上不停地參加專業培訓“充電”,使他從“泥水匠”一路走了到企業經理的位置,學歷從初中一路攀升為研究生,職稱從工人演變為高級工程師。
30年后,這個小小的“泥水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攻克了建筑領域的一個世界性難題,躋身科技界的最高殿堂,也改寫了中國建筑技術的歷史,完成了他人生的跨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