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趙正義說“今生研究好‘預制混凝土塔基基礎’(簡稱‘趙氏塔基’)這一件事,我死而無憾”后,記者心里涌起一陣感動。
在今年2月14日召開的“2011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由他獨創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完整技術體系并實現產業化的“趙氏塔基”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感動源自敬佩:2001年,趙正義辭掉待遇優厚的建筑公司經理職務,創立專門從事“趙氏塔基”研發企業——北京九鼎同方技術發展有限公司。15年來,“趙氏塔基”反復革新,經過九次升級換代,擁有專利102項,其中發明專利49項。
干了一輩子建筑,要給后輩留下點兒東西
1946年5月出生的趙正義,在農村長大,他自己怎么也沒想到這輩子會研究塔基技術,而且一研究就是15年。
“趙氏塔基”因趙正義發明而得名。同費時、費力、費料的傳統塔基相比,它只需將設計生產好的預制構件像搭積木那樣“拼接”,當日安裝,次日作業,省時省力,而且可循環利用,真正做到綠色環保。
其實,趙正義研究新塔基技術源于一次偶然。
1997年,擔任北京勁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趙正義,發現國內外固定式塔機需配置輕則幾十噸重則上百噸的整體現澆混凝土基礎,體積大、重量大、無法搬運,平均使用壽命不足半年,資源利用率不足1%!他作了個形象的比喻,“真的是買得起馬,配不起鞍。”
樂于迎接挑戰的趙正義將研究的偶然變成了成功的必然。回想新塔基第一次安裝試驗的經歷,趙正義依然記憶猶新。1997年6月,塔基由13件混凝土預制構件裝配組合后,塔機超載10%起吊,水平臂連轉三圈,趙正義看到儀器監測結果證明基礎穩定時,他才長舒了一口氣。
趙正義開始“算賬”:兩臺400型塔機平均每年轉移3個工地,一年節省5萬元,明年再購進兩臺630型塔機,5年內光基礎就省下50多萬元,等于省下買兩臺新塔機的錢……為此,他高興得幾天沒睡著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