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表演
?精彩的木偶劇表演
文明風5月29日訊 金色五月,中、高考前夕,翔安區中小學藝術節開幕。這個屬于孩子和老師們的校園藝術節日,在歡歌笑語中拉開帷幕。翔安區政協主席、中共翔安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林進勝,副區長林奕田等有關領導觀看師生們的文藝展演和書畫作品展。本屆藝術節由翔安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主辦。
本次藝術節,最大特點就是師生同樂,具有廣泛參與性。翔安區所有中小學均參加,呈現出當前該區素質教育的成果和藝術教育的狀態。
其中精品節目有:近百名馬巷中心小學學生,在朱盈盈老師指揮下,表演民樂合奏《馬巷人民慶豐收》,而該學校老師表演歌伴舞《新世紀艷陽天》;新店中心小學的學生舞蹈《鷺之心》、廈門外國語學校翔安附屬學校的學生舞蹈《我的夢》、內厝中學的舞蹈《野火叢林》、彭厝學校的學生舞蹈《綠色暢想》;有古宅小學的學生器樂演奏《快樂的鳥兒》;馬巷中學的小品《校園文明伴我行》;后村小學的學生南音節目《三千兩金》,內厝中學小學的學生木偶劇《小圣斗巨蟒》;區教育工會表演《快樂桑巴》。
當天,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6年級2班的李晴和劉玉如很興奮,她們倆合作畫畫的京劇系列臉譜,在300多件書畫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屆藝術節書畫一等獎,并在該區文化館展出。她們都是12歲。李晴來自新疆伊犁,前年隨父母來翔安。劉玉如是去年隨父母從湖北宜昌轉學而來。不懂閩南話的她們,對南音卻聽得如癡如醉。在翔安區9萬多名外來人口中,她們也在努力學習閩南文化。這顯示,在翔安加快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步伐中,多元文化正在加快交融。
近年來,翔安區十分重視中小學藝術教育,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以文化鑄就校園氣質,以藝術凝聚治學精神,美化青少年心靈,打造“一校一特色”。翔安區教育局局長林佳躍說,舉辦中小學藝術節,目的是培養學生藝術興趣,為師生搭建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彰顯學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辦學特色,整體推動,校校行動,師生互動,為翔安區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培養基礎土壤和人才。林佳躍表示,這樣的大型文化活動,以后每年都要舉辦。(翔安區文明辦)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