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要做一個感恩和報恩的人,做一個簡單的好人”
沈坤照做好事一不為名,二不圖利,年逾七旬仍是一介農民,不貪戀這樣那樣的頭銜,最珍愛的就是那枚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要做一個感恩和報恩的人,做一個簡單的好人。”這是沈坤照為自己定位的人生。
創辦工廠時,沈坤照帶人專門跑到貧困地區,專招那些家境最貧苦的人。殘疾人就業無門,生活無保,別的企業不愿意要,沈坤照毫不猶豫地收留下來。最多的時候,全廠200多名職工中,有70多位殘疾人。
一個簡單的好人,就這樣悄悄地做著一件又一件好事。連續8年,沈坤照向200戶貧困群眾捐助生活必需品。洛陽市第一福利院、第二福利院,時常都會出現他的身影。看到附近村民沒有洗澡的公共浴室,他就出資40多萬元建起農民浴池,免費向農村老人開放。村小學出現危房,他第一時間幫著修葺一新。
做好事出手大方,生活中的沈坤照卻節省著每一個銅板。別看他幫著那么多鄉親解決了農轉非和招工問題,他自己的幾個子女至今卻仍生活在農村。沈坤照說:“我當然也愛自己的兒女,但是,如果只是將錢財留給子女,他們可能無所作為。我兒勝似我,要家產何用?我兒不似我,留錢財何用?我要讓他們像我一樣,給饑人以食,給病人以醫,給學子以師,給寒士以暖,給老人以樂,學會感恩和報恩,享受做一個簡單好人的快樂!”
記者手記
站在良心的坐標上,人的一生才能是快樂的。
從黃土地里走出來的沈坤照,深諳這樣的道理。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份感恩與報恩的執著。他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向那些貧病幼弱者伸出溫暖的手,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同時顯示出人生價值所在,讓愛與奉獻這一社會和諧的主旋律變得更加響亮。
做一個簡單的好人,讓道德的基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有了更多簡單的好人,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愈發美好。(記者 溫素威)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