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辛苦
要讓她像女兒一樣優(yōu)秀
■故事三
即使再辛苦
要讓她像女兒一樣優(yōu)秀
父親:莊先生,56歲 母親:陳女士,50歲
“至今都未整理她的東西,也不敢踏進她的房門一步?!碧峒笆湃サ呐畠盒郏ɑ?,陳女士眼圈泛紅起來,拉過記者伸去的雙手,緊緊握著,聲音有些哽咽。小愛離開快一年了,陳女士至今都未清理她的東西,小愛房間的擺設還是與離開時一模一樣。
陳女士與莊先生年過五旬,1984年夫妻倆有了女兒小愛(化名)。小愛自小獨立、有想法,很少讓陳女士與李先生操心。一家人其樂融融。即使后來,小愛讀大二時被查出白血病,一家人也從未放棄希望,想盡辦法,積極治療。
小愛也一直微笑地面對一切,一邊抵抗病魔,一邊堅持學習,完成大學學業(yè)。看著小愛這般努力,陳女士既欣慰又心疼,只能盡全力支持女兒。只要女兒在,能夠陪著自己就好,生活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去年7月份,小愛病情惡化,半個月后,就離開了。夫妻倆的精神支柱一下塌了,無所適從。兩人比較少走親訪友了,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沒敢串門。
由于莊先生在外地工作,周末才能回家。大部分時間,下班后,只有陳女士一人在家。不進女兒房間,不看女兒的物品,但家里四處都是小愛生活過的影子,陳女士無法不想小愛。
前段時間,在親朋的勸說下,陳女士領養(yǎng)一個3歲的女孩小月(化名),“怕閑著,一個人對著空蕩蕩的屋子,心慌”。考慮到年齡差距,陳女士讓小月稱自己奶奶,當孫女養(yǎng)。
“再辛苦,也要好好培養(yǎng)小月,讓她像小愛一般優(yōu)秀?!标惻肯M?,慢慢長大的小月,能像小愛一樣,性格好,脾氣好,善良,堅強。
■心理分析
早報心理顧問團連麗雙老師分析,陳女士目前情緒壓抑、自閉,刻意回避他人對她的幫助,日常的交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需要增加生活內(nèi)容充實自己,并從中汲取更多心理能量,進而進入到心靈修復階段。
領養(yǎng)小月能讓陳女士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來,使得其對喪女這件事情的注意力得到轉(zhuǎn)移。同時養(yǎng)女的存在也能滿足陳女士寄托自己對女兒的愛和思念。但同時有一點要提醒:收養(yǎng)孩子必須要確定自己有能力長期面對收養(yǎng)的風險。
■關懷方式
連麗雙表示,人的內(nèi)心承受苦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要引導他們做的是情緒釋放,可以向親朋好友傾訴,回憶孩子昔日的孝順,訴說自己現(xiàn)在的孤苦;也可用寫日記的方式,把失去孩子后每天內(nèi)心痛苦的感受寫下來,在孩子祭日時燒掉。陳女士也需要正視女兒離去的現(xiàn)實,試著去感謝孩子曾經(jīng)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并把對女兒的愛轉(zhuǎn)移到領養(yǎng)小孩的身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