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文明之道 文明用餐斟茶倒酒的禮儀
http://www.caoliu14.com?2012-05-24 15:42? ?來源:慧聰禮品工藝品網
我來說兩句
古人文明之道
吃什么?如何擺碟?如何進餐?
古人在飯、菜的食用上有嚴格的規定,以此來體現等級區別。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載,康熙以后,光祿寺承辦的滿席分六等,漢席則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類,按照賓客的不同等級規定宴席預算、菜式等。例如主考和知、貢舉等官用一等席,每桌內饌鵝、魚、雞、鴨、豬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同考官、監試御史、提調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內饌魚、雞、鴨、豬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與一等席同。由此可見,“看人下菜碟”是古已有之。
雖然現代社會沒有古代那么等級森嚴,食物的大量豐富讓我們無所不吃,但在社交場合中,無論是商務宴請,還是朋友、家庭聚會,在選擇餐館和點菜時都要充分考慮一桌客人的年齡構成、地域構成、口味偏好等。例如,有朋自遠方來,應點些本地特色菜肴;有老人小孩,宜上些清淡綿軟易消化的食物;有嗜辣的客人,應該來點麻辣湘、川菜。
如何擺碟?
《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處末,酒漿處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此段大意為:宴飲的時候,以正位為準,細嚼碎肉放在左側,大塊切肉放在右側,米食黍粟類置于尊長老人之左,內腑五臟羹湯類放置尊長老人之右。有用臘肉應景的,大塊曲覆的蓋碗肉在左邊,右邊是酸甜苦辣的蔥酥佐料。這套繁復的擺碟標準應該是古代“商務宴請”的規格,現代人家常便飯可不拘小節,但宴請時不妨效仿古人講究禮儀禮節。
中餐餐桌多為圓形,且餐桌之上再置一略小、可轉動臺面,以方便就餐者取食。擺菜時,一般從餐桌中間向四周擺,大拼盤、大菜中的頭菜要擺在桌子中間。比較高檔的菜,有特殊風味的菜,或每上一道新菜,要先擺到主要賓客的位置上,請主賓先動筷子,以示尊重。
![]() |
![]() |
責任編輯:蔡意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