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讓留守不再孤獨
當林金嬌得知這一情況,主動和陳麗結對子。林金嬌承諾會和陳麗的伯母共同承擔起照顧陳麗的擔子,這才打消了陳麗伯母的顧慮。她每周都要利用三到四個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到孩子家走走,溝通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成長情況,并指導他們煮飯、炒菜、洗衣物、整理房間等,讓他們學會生活自理。?
林金嬌把時間和關愛都給了這些孩子們,不僅犧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時間,也放棄了盡享天倫之樂的機會。
作為女兒,在母親病重直至去世期間,林金嬌也沒有停住關愛的腳步,每天堅持兩頭跑;作為母親,因忙于留守孩子的事情,常常無暇顧及上學的兒子,以至于兒子迷上網絡游戲影響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林金嬌很自責,找兒子談了幾次,都沒有效果。最后,她決定平時回家多講講留守學生的情況,還帶兒子到學生家里走走,了解那些留守兒童的情況。林金嬌的兒子心里很受觸動,支持媽媽的行動,鼓勵媽媽多做一些這樣的事。?
廣泛關注:編織一張“關愛網”
“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當無數(shù)把泥土匯集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座山峰,一條山脈。這樣的山峰和山脈,足以改變風的走向,決定水的流速。” 林金嬌說,她的真情付出感召了社會愛心人士共同關注留守孩子。
在林金嬌的帶動與影響下,柘榮縣城郊中心校的“愛心媽媽”團隊逐步發(fā)展壯大,這學期學校里有60位老師自愿與“留守兒童”進行結對,結對率達到100%,“愛心媽媽”的影響從校內擴散到校外,不僅有學校的老師,還有柘榮縣的企業(yè)、政府的工作人員。
?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