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篇】
部門給力 企業坐上“兩駕馬車”
“二次創業”是一部政企合唱的年代大戲。市委書記徐鋼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政務直通》欄目訪談時提到,“‘二次創業’的最核心內容就是政府幫助企業轉型。政府要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特征和需求,不斷轉變運作方式,完善公共服務和既有政策,讓政策措施不斷適應企業轉型升級。”
政策
各級政府部門
紛紛給力
在1月份召開的泉州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上,省政府專門為泉州送來了《進一步促進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的大禮包。緊接著,泉州市委、市政府向廣大民營企業送來《關于推進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若干意見》、《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的若干意見》、《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服務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意見》、《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專項扶持行動計劃的通知》四份沉甸甸的新春賀禮。政府,就是民企“二次創業”的堅強后盾和服務機構。
接著,首個第三產業發展年啟動。市政府出臺《泉州市“十二五”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三項專項行動正式啟動,中國人民銀行泉州市中心支行、銀監泉州分局等部門紛紛出臺具體措施,這部名為“二次創業”的年代大戲進入了第一個高潮。
財稅
“三稅”優惠
扶持民企做大做強
財稅、用地,好比企業發展的“兩駕馬車”,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省政府送來的十大政策禮包里,就有一條明確提出將扶持泉州市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民營工業企業,以企業上年度為基數,分別按其地方級“三稅”新增部分的20%、25%、30%獎勵企業。對上年度納稅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當年度“三稅”比上年度增幅達30%以上的民營工業企業,其新增“三稅”30%以上部分,按其地方級“三稅”新增部分的30%予以獎勵。市政府對此也給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此外,對年產值首次超百億元,或在泉州繳納稅收首次達5億元以上,且總部(區域總部)在泉州的民營企業,提供“一企一策”便捷優質服務,市委、市政府授予“泉州市功勛企業”稱號并予表彰。
用地
允許企業申請
自行改造舊廠房
面對不少民企遇到的用地難問題,各級政府同樣為企業支起了“強大”的政策盾牌。落戶泉州市的工業項目,凡是符合規劃和產業政策、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由省國土資源廳統籌調劑、充分保障。對民營企業利用現有廠區、廠房改造建設的,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對重大項目使用林地、海域及圍填海計劃指標給予傾斜。支持泉州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三舊改造”、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市里將加大城市更新和“三舊”改造力度,鼓勵和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對地處城區和分布較散的企業,引導其向專業工業園區集中。為鼓勵民企“二次創業”,將允許鯉城、豐澤和泉州開發區清濛園區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自行改造舊廠房。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