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篇】
“魚缸”變身“魚塘” 泉企紛紛洄游
對話泉商
a
“左岸”洪金山:企業在產業“魚塘”中越長越大
2002年,洪金山先生在石獅創立“zuoan(左岸)”服飾,致力于建設中國時尚設計界的優秀休閑男裝品牌。一直以來,左岸服飾的加工生產、財務中心等部門一直都在本土。今年4月份開始,品級管控、品質服務、采購等品牌運營后端和企業全國物流倉儲兩個部門正陸續回遷。
洪金山2006年獲得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2009年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提名為中國三大優秀時裝設計師之一。
問:是什么促使您決定把企業回遷至泉州?
洪金山:今年初,泉州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上,省長蘇樹林熱情洋溢的講話讓我感慨良多。泉州市政府用心良苦為企業服務做法,讓我由衷覺得泉州這片熱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大有可為的,這也是我決定企業回巢的內在動因。
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出臺的多項政策,使得像我一樣的企業家們更有信心。在規劃、廠房建設模式等方面,石獅市政府也絞盡腦汁為企業著想,從企業發展本身出發,做了很多建設性的工作。
政府把產業這個“魚缸”越擴越大,把它變成“魚塘”,企業作為其中的一條魚就會越長越大。
問:企業“回巢”,會有實實在在的效益嗎?
洪金山:企業部門回遷是按步驟來的,前期把品級控制、品質服務、采購等品牌運營后端回遷福建,后期則把企業物流倉儲回遷石獅。而市場銷售、信息反饋、產品設計等企業品牌運營前端,在目前還是需要上海這個國際化城市作為大載體。
而兩個部門回搬到本土,這對企業凈利潤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目前,企業的供應商大部分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距離遠、溝通不便。回遷后,能夠有效整合泉州供應商資源,更多地把企業的供應鏈轉移到本地,而這種轉移可以簡化采購流程、縮短物流距離和緊密管控供應商,這可以大大提高公司效率,促進企業市場發展,為企業產生更多的利潤。
問: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洪金山: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只是便捷的交通和優美的環境,更多的是軟環境方面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政府在城市建設上還可以做得更好,這不但可以留下員工、留住人才,還可以引進更多的國際化人才,讓人由衷地在這座城市扎根,為企業服務,為城市發展出力。
b
“戰狼世家”施海容:石獅產業鏈的完整性無與倫比
戰狼世家從2002年開始步入服裝市場,2004年先后到廣東、江西等地開工廠。為了應對用工荒,公司又在四川、江西等地建了四個生產基地。現在,公司在每個地方都設立了管理機構,“各施其政”,沒有絕對的總部。
問:聽說公司在前年就決定將總部遷回石獅,這是為什么?
施海容:機構分散給我帶來了不少難題。首先,每個地方都是各自納稅,規模有限,雖然總量可觀,但是分散下來不是很起眼,在人才、資源等方面也無法形成合力。基于這些方面, 在前年公司提出了資源整合的理念。
選擇將總部落戶石獅,有多方面因素。首先,作為泉州的企業,我們有在泉州扎根的情懷。其次,石獅在中國服裝產業板塊上占有一席之地,產業鏈的完整性無與倫比,很多供應環節,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到達,優勢非常明顯。令我們欣喜的是,石獅市政府對我們的請求反應非常快,為公司的入駐提供了多重便利。
問:在總部入駐石獅過程中,政府哪些措施最吸引您?
施海容:其實是政府功能的重要轉變,為企業開通了綠色通道,積極為企業服務。在此過程中,政府給予企業獎勵、一定額度的退稅、人才獎勵等方面鼓勵很實在。同時,總部經濟所需要的土地、樓宇、人才等方面也日臻成熟,為我們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問:總部回遷后,公司對石獅發展有什么期望?
施海容:隨著服裝城的繁榮,企業場館、總部大樓、服裝紡織城等大量設施投入運營,石獅的品牌展示又多了一個平臺。把握時機,將企業品牌做強做大,這是我們的目標和任務,我相信,依托石獅總部經濟這個強有力的發動機,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