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當時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決定聘任其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工作辦公室主任。記者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2009】8號《通知》中看到,“從聘任之日起,聘期兩年”。吳說,也就是到2011年7月聘任結束,是“到期的臨時工”。
昨日中午,針對本報(華商報)報道的仁愛基金被指捐贈萬輛劣質自行車的報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通過微博回應:已對此事展開調查,如屬實將嚴肅查處,并通報結果。而大家關心購買自行車的錢從哪兒來?就以上問題,昨日本報記者采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昂坪以及仁愛基金志愿者辦主任時進龍。
向陜國企老干局捐贈萬輛自行車是否屬實?
時進龍:報道內容基本屬實
紅會:不知道時進龍在陜西大肆捐贈自行車
昨日,本報就中國紅十字會仁愛基金志愿者辦公室向一些國企捐贈自行車一事進行報道后,時進龍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稱報道內容基本屬實,但有些情況需要說明。
昨日下午,在北京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昂坪以及該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曉東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前不知道時進龍在陜西大肆捐贈自行車。
但真的不知道嗎?昨日下午,記者在該事業發展中心的閱報欄內,看到了一份由該中心辦的刊物《月覽》,這份刊物總共38頁,封面是國家領導人關心慈善事業的圖片,封底就是時進龍在陜西白水縣參觀的照片。介紹了時進龍和他的“志愿者團隊”,給白水縣、中航西飛集團、寶鈦集團、寶雞市離退休老干部捐贈自行車6000輛的新聞。
對此,吳昂坪說,這本刊物本來是事業發展中心辦的,但時進龍將刊物的編輯帶到了西安,因為這個編輯也是西安人,最后,這個編輯在時進龍位于西安的辦公室開始編輯刊物。
“我們看到該刊物感到不對勁,怎么里面都是時進龍的事跡,好像就是給他個人辦的刊物一樣,出了幾期后,我們讓他停了下來,不要再出了。”吳昂坪說。
這本《月覽》刊物封二注明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其中副主任之一是吳昂坪。
“時進龍喜歡喝酒,喝酒后連我這個主任都不認。”吳昂坪說。該中心一位鄭姓工作人員說,有一次,他看到時進龍喝酒后罵吳昂坪。吳說確實有此事,“時進龍比我這個主管他的領導都厲害。我在網上看到他接受記者采訪的口氣,就知道肯定是他說的話,他說話臟字很多。”
購買自行車的錢從哪兒來?
時進龍:不碰錢,只起個牽線搭橋的作用
紅會:如果錢是時進龍募集來的,就涉嫌違法
提到錢時,時進龍說,自己做慈善更像個“二傳手”——在捐贈中“不碰錢,只起個牽線搭橋的作用”。
而據吳昂坪講,本報報道見報后,他曾給時進龍打電話了解情況。
對于本報的報道,時進龍聲明了三點:“一,買自行車的錢是我時進龍自己的錢,和紅十字會無關;二,我去年志愿者辦公室主任已經到期,不是你們的志愿者,不是紅十字會的人,所以此事和紅十字會無關;三,自行車質量的事情我負責,和紅十字會無關。”
吳昂坪同時稱,“我給時進龍打電話詢問這些自行車是哪里來的,時進龍說都是他自己掏錢買來發給大家的。”
“我們在聘任時進龍當仁愛基金志愿者辦主任時,給他在文件中提到過,募集來的資金一定要統一打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賬上,但是到底他募集了多少資金,有沒有打到賬上,這些還是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紅會的賬面上來看沒有募集來大筆的資金。”吳昂坪說。
采訪中,吳昂坪多次承認自己監管失職。他說當時沒有約定,募集來的實物怎么處理。但是按照法律規定,也應該上交。吳說,“不可能將這些自行車從西安拉到北京,再從北京運到西安發下去呀。”對此,記者提醒他說,這些自行車都是從距北京非常近的天津現金購買的。
上述工作人員都很納悶,如果說這些錢是時進龍募集來的,那么捐款單位又是誰呢?他們為何不直接將錢打入到紅十字會指定的賬戶上呢?起碼這樣可以給其開具紅十字會的票據,如果是給企業開具的票據,企業就可以到稅務部門抵稅。該事業發展中心一位領導說,如果這些買自行車的錢是時進龍募集來的,那么他就涉嫌違法,必要時會讓司法部門介入調查。
捐贈程序如何?賬目怎么走?
時進龍:沒有公章,沒有文件,所以志愿者辦沒法給誰發函,出具票據紅會:捐贈應先報方案,然后立項、報批提到捐贈程序時,時進龍曾說:“我打報告給人家一說,人家就撥下來了。”而其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曾說:“我們主任一個人說了算。”
而昨天,本報記者再次采訪他時,今年57歲的時進龍自稱是三家企業的股東,“并不缺錢”,之所以搞公益,是價值觀使然。
對于在捐贈中不給受捐企業發公函,整個過程沒有票據的問題,時進龍稱,這是有客觀原因的,當時在成立這個辦公室的時候,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只給下了一個文,“公章也沒給”。沒有公章,沒有文件,所以志愿者辦沒法給誰發函,出具票據。
但據事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曉東說,他們如果要捐贈,一般是由下面報方案,然后立項、報批,等上級部門同意后才能撥款捐贈,實際上,時進龍沒有一次向上申報過,就自做主張捐贈了。但如果這些購買自行車的錢真是時進龍自己的也就罷了。
志愿者能否募集資金?
專家:既然中國紅基會允許志愿者辦募集善款,就應嚴格監管
昨日,記者看到一份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對時進龍的任命書。這份文號為【2009】9號文件中通知顯示:成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辦公室,主要負責事業發展中心“仁愛基金”下屬志愿者的發展和管理,并面向社會籌集善款。
陜西法正平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屈建國認為,首先,事業發展中心聘任時進龍為志愿者辦公室主任,就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事情發展到“1年捐贈了萬余輛自行車,網絡上處處都有時進龍代表紅十字會捐贈自行車”的新聞,而事業發展中心仍然不知道,顯然,事業發展中心管理存在嚴重漏洞。如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比如查實時進龍用募捐的錢購買自行車),事業發展部有關人員就涉嫌瀆職犯罪。
其次,讓實為志愿者的時進龍代表紅十字會去募集善款,就給他挪用善款創造了機會和可能。目前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志愿者是否能代表紅十字會募捐,但是,這種做法還需商榷、謹慎。
最后,中國紅十字會應吸取教訓,加強管理。從郭美美事件后,公眾對于紅十字會乃至整個慈善事業的公信力降到最低點,這種公信力恰恰是慈善事業的基石,真不知道沒有公信力的慈善事業能走多遠?
昨日,本報記者分別采訪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和時進龍。事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昂坪稱,時進龍曾是他們聘任的志愿者辦公室主任,但是已經到期了。
志愿者辦到底是個什么部門?
時進龍:我只是個志愿者,只是想做點事情
紅會:時進龍已卸任,我們監管有問題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昂坪說,時進龍原來是紅十字會的志愿者,他多次表示要給紅十字會出力辦些事。
2009年7月,當時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決定聘任其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工作辦公室主任。記者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2009】8號《通知》中看到,“從聘任之日起,聘期兩年”。吳說,也就是到2011年7月聘任結束,是“到期的臨時工”。
但記者此前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網站“仁愛西部”上看到,2009年2月4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辦公室成立,任命時進龍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工作辦公室主任,該通知上并沒有說明任期到什么時候。
在今年3月和4月, 記者兩次致電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一位女性工作人員說,“時進龍就是我們的工作人員,他在陜西開展的工作都是合法有效的。”
4月25日,記者到事業發展中心采訪時,辦公室一位徐姓女同志在得知來意后說,管時進龍的領導都不在。隨后她給記者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時進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以及職務,職務依然是“仁愛基金志愿者辦公室主任”。
對此,吳昂坪承認,“我們確實監管有問題,應該將他任期截止的時間公布在網上,讓大家來監督。”
時進龍昨日接受本報采訪時稱,他是搞企業出身,只因想做公益,才成為仁愛基金志愿者辦公室的負責人,“實際上,我只是一名志愿者,只是想做點事情而已。但從去年的情況看,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時進龍表示,2009年剛開始做慈善事業時,他很多都不懂,所以那一年什么都沒有做,但他在陜多年,又做生意多年,有很多人脈,所以慢慢就做起來了。
紅十字會如何管理志愿者辦?
時進龍:志愿者辦實質上就是一個志愿者
紅會:沒有時間和精力
2009年7月,當時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決定聘任其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志愿者工作辦公室主任。記者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2009】8號《通知》中看到,“從聘任之日起,聘期兩年”。吳說,也就是到2011年7月聘任結束,是“到期的臨時工”。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華商報》報道當天,事業發展中心才拿到自己的公章,因為此前我們隸屬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管轄,現在已經和對方是平級了,都歸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直管。為了跑這個事情,花費了大半年時間,這個只有5名正式工作人員的單位,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志愿者。”
時進龍稱,志愿者辦實質上就是一個志愿者,所以這兩年所做的公益捐贈,沒有向上級單位匯報。
事業發展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如果時進龍這次不出事,遲早都會出事的。晚發現,可能事情就鬧大了。
如何看待給大國企捐贈?
時進龍:我對國企有感情,是他們工作做得“不細”
紅會:給大國企發放自行車,偏離仁愛基金宗旨
“目前來看,給富單位以及黨政離退休老干部發放自行車,是偏離仁愛基金宗旨的。”事業發展中心一位領導說。
對于捐贈為何投向一些國企,時進龍毫不諱言地說,在這兩年的慈善公益活動中,不光投向了省內的一些國企,主要捐贈都投在了渭南,主要原因一是自己是渭南人,二是自己是礦工子弟,有感情。
“不能說向這些國企捐贈就是錯的,難道這些企業沒有需要這些自行車的人?”時進龍解釋,之所以出現人們對他向國企捐贈的諸多疑問,主要不是志愿者辦的問題,而是“這些受捐企業工作做得不細,為什么要把這些自行車給根本使用不了它的人,為什么不能把這些捐贈的自行車給需要它的人?”他表示,如果有拿到這些捐贈自行車的人來找他,他會立刻更換,“給西飛換的車子快回來了,每輛245元,運費12元,質量怎么樣,到時候可以檢驗。”
而為時進龍提供自行車的天津個體老板趙某昨日稱,如果不把2000輛自行車的錢打給他,他是不會給西飛換去年質量差的自行車的,因為一分價錢一分貨。
為何沒管亂捐自行車的事?
時進龍:如有必要會開新聞發布會
紅會:因為沒有人舉報
為什么時進龍捐贈出去1萬余輛自行車,事業發展中心即使知道也沒有調查呢?對此,吳昂坪認為是沒有舉報。記者不管是采訪時進龍也罷;還是在采訪渭南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局局長、市直離退休黨委書記陳學敏也罷;即使許多受到捐贈自行車的有怨氣的老干部,大家都會提到一句話,“白吃棗,還嫌核大”。就是這種心理,許多有異議的人,才沒有去舉報。
而在每次捐贈儀式上,時進龍披著紅花講話時,當地黨委政府、工礦企業的領導都會現場作陪。“這架勢,讓大家對自行車再不滿意,也沒辦法提起。”一位知情者透露。
時進龍稱,“如有必要,我會在節后就此事在北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說明。”
各方聲音
“變味”捐贈讓紅會再陷信用危機
有評論文章稱:一個社會認可的慈善機構,才是一個合格的慈善機構。紅十字會接連陷入信用危機,表面上看我們的慈善機構財務不透明、管理不規范,但深層次的問題是整個慈善業制度存在缺陷。華聲在線一名網友:看到這個事件后,我想到是一個利益問題,仁愛基金是一個慈善機構,資金的來源是一個問題,而給了資金的部門,不會看不到回報,從各種途徑回來的自行車成了一個回報手段,一方面換來了仁愛基金的好名聲,另一方面也可以替這些花錢的公司做一次宣傳。另外,之所以給老干局捐贈,是因為看中了老干局那些離退休老干部的人脈和關系。仁愛基金此舉,有利于迂回解決現實中仁愛基金存在的問題。
世華財訊一篇評論文章稱:郭美美事件后,公眾對中國慈善事業產生太多的不信任感,這種事出一次足夠致命,然而紅會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讓自己的公信力下降。真不希望你成為扶不起的阿斗。(崔永利 潘京)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