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和平的“親人”
家住龍文區步文鎮的林和平從小患上了佝僂癥的他,由于疾病原因,現年60歲的他沒有正常人的智商,現在與年近九旬的母親相依為命。知道林和平家情況后,陳強就特別關注他們,他定期為他們送去油、米、鹽等生活用品。陳強說:“第一次看到他們家的情況,我感到非常心酸,他家唯一的電器是一盞白熾燈。”得知林和平的母親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一臺電視機看薌劇,他悄悄地把這個愿望記在心里,多次奔走殘聯,2011年5月,市殘聯為林和平家送來了一臺29寸的電視機。為了減輕林和平的經濟負擔,陳強多次聯系殘聯和廣電部門協調有線收視費用減免事宜,在各方努力下,林母終于圓了電視夢。
林和平是從小患病,未能接受正常的教育,語言表達和記憶較為不足,且只認識自己的母親、村長及少數的親戚。每次陳強他們入戶志愿服務時,他每次都要問一遍,“誰來幫忙呀?”有一次與陳強一起參加活動的一位志愿者就有情緒了:“我們過來幫他這么多次,他怎么能這樣不認得我們呀?”陳強耐心地解釋說:“我們幫助他,不一定要他認得我們,只要我們對他有幫助就行。”今年元旦陳強他們又來到林和平家。剛入門,林和平居然對陳強打招呼說:“電廠小陳來了呀,謝謝!”旁邊的林母解釋說小陳是他們家的一個親戚。顯然,此時林和平已把陳強列入自己親戚的記憶中了。
陳強坦言,2008年剛剛接觸助殘活動時,他的內心常常感到有種無法言說的壓抑。“那些殘疾人家庭的不幸,當你用心去了解去體會后,內心絕對是沉重的。”隨著參加助殘活動次數的增多,陳強的內心逐漸又充滿了希望與力量。陳強說:“每次活動,和我們一起的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有學生、護士、企業家……社會上有這么多好人愿意幫助殘疾人,我相信,殘疾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陳強說自己的心靈多次被觸動,而殘疾貧困人士臉上笑容就是他最大的動力。在他的影響下,陳強的愛人和同事朋友也漸漸地加入到志愿者服務的行列來。
這就是陳強,作為一名普通的國家電網人,他很平凡,璀璨星空,他不是最閃耀的那顆,但在許多人的眼里,他身上的光芒卻是最獨特的。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