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中心熄燈前后對比圖。常海軍 攝
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 張婷婷)“5、4、3、2、1!”伴隨著倒數聲,昨晚8時30分,SM二期的景觀燈全部暗了下來。廣場上的市民紛紛抬起頭,一個小女孩指著天空對抱著自己的母親說:“媽媽,看,有月亮!”此時,大家才發現,黑暗中的廈門閃耀著別樣的美麗。
昨日是第六個“地球一小時”活動日。和往年一樣,昨日20時30分至21時30分,廈門和全球5000多座城市一起,參加了“地球一小時”活動。廈門音樂廣播聯合建行廈門市分行以及SM集團,在SM二期廣場舉行了今年“地球一小時”的啟動儀式。
很多市民帶著孩子前來參加活動。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女兒還小,但環保的理念應該從孩童時代就開始培養。所以,他連續兩年都帶著女兒參加“地球一小時”的活動。“現在在家里,她已經養成了出門就提醒我關燈的好習慣。”劉先生說。
昨晚,除了SM廣場外,市政府、人民會堂、文化藝術中心、“海上明珠”雷達塔樓等廈門的地標建筑,也熄滅了燈光。BRT沿線的夜景燈、配電房、商鋪、廣告燈箱以及移動電視、大LED燈、電梯等設備全部關閉,日光機、筒燈也部分關閉。
記者從市電業局了解到,昨晚8時30分熄燈后,全市用電負荷下降了9300千瓦左右。按一小時計算,熄燈一小時大約能減少用電9300度。如果把這些用電量折算成家里常用的日光燈用電,相當于232500盞40瓦日光燈用電一小時。
新聞鏈接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2007年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個周六晚上八點半開始,熄燈一小時。該活動希望每個人能有環保理念,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主題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位環保家”。
晚會在黑暗中舉行
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 常海軍)在溫暖的燭光下,男子撫琴、女子輕舞,昨晚這一幕在廈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上演。當日,廈門晚報與廈大團委、清源科技聯合在這里舉辦地球熄燈一小時音樂公益晚會。晚會延續不插電的傳統,讓參與者在黑暗中參與環保低碳行動。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