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都市報3月29日訊(記者 蕭鎮平)繼漳州市直機構改革后,漳州所屬各縣也將于今年內全面完成機構改革。這是記者從昨日上午舉行的全市機構編制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會議提出,對未按規定設立、職責任務已消失或交叉重復、長期沒有開展工作、沒有在編人員、規模過小的事業單位,要給予撤銷、整合;對一些從事生產經營、不具有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根據條件成熟程度給予轉企改制;根據中央精神,事業單位要按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穩步推進分類改革,確保在2013年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工作,2015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務。
【馬上解讀】
市直及各縣機構改革不盡相同
漳州市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市政府設置的工作機構34個,部門管理機構2個,與改革前相比,減少了8個;縣級政府工作機構改革也已經漳州市委市政府批復,比原來減少71個,目前已陸續實施中。
對比市直和各縣改革后設置的機構,有些機構的改革是一致的,如:漳州市、薌城區都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其職責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建公務員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署辦公。
還有如:組建交通運輸局,加掛交通戰備辦公室牌子,同時承擔區國防動員委員會交通戰備的日常工作。
但還有一些部門的改革未必全部相同,并非各縣(市、區)的每個政府機構都和能市直單位一一對應,根據各縣(市、區)的實際情況,對機構的改革和設置,也各有差異。
如漳州市政府將市文化與出版局、市廣播電視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加掛市版權局牌子,組建漳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而市體育局依然保留。
而薌城區原先的文化、體育合為一個局,所以此次是將區文化體育局職責劃入區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不再保留區文化體育局,并將區廣播電視事業局更名為區廣播電視局,仍為事業機構。
還有如,漳州市林業局依然保留,和漳州市農業局并列;而薌城區則將區林業局調整為部門管理機構,規格為副科級,由區農業局管理。
還有如,漳州市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市住房保障與房地產管理局的職責,整合劃入漳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而薌城區則保留了區住房保障與房地產管理局。
據有關人士分析,各縣(市、區)的機構改革,有各自的特點及實際情況,但不管如何,總體機構數量精減,而且職能將會更加清晰。目前已開始實施的薌城區,調整后,區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2個、政府管理機構1個、部門管理機構1個。機構數較改革前減少了7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