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華福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宗旨,大力倡導互助友愛志愿奉獻的精神,著力構建環境優美、人際關系和諧、文明高尚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為關懷和幫助外來務工人員開展的“新市民文化沙龍”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榮膺“廈門市社區建設十佳創意”,社區“老人除癬隊”在廈門家喻戶曉,先進事跡被省、市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2010年8月,華福社區被推薦加入“中國社區志愿服務網”,成為全國500個社區志愿服務全國聯絡點之一,2012年3月,華福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被授予“思明區學雷鋒志愿服務示范點”。主要做法:
一是運作規范化。2008年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區志愿者協會,作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具體組織。積極探索志愿服務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和激勵等制度,先后制定了“華福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制度”、“華福社區網絡文明志愿服務工作職責”、“華福社區老年除‘癬’隊值班制度”、“黨員志愿服務隊工作職責”、“科普志愿服務隊工作職責”、“巾幗志愿服務隊工作職責”等17項志愿者工作制度,每年還評選表彰十名“優秀志愿者”。定期開展志愿者工作會議,制定年度計劃,討論各個時期志愿服務工作重點及如何開展志愿服務。同時,注重志愿服務活動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檔。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也得到街道的大力支持,在經費上給予充足保障。
二是隊伍專業化。按照志愿者的專長、意愿、服務對象以及能提供志愿服務的時間,編成17支志愿者服務隊伍,具體包括老年除“癬”隊、青少年志愿服務隊、黨員志愿服務隊、關愛幫扶服務隊、團員志愿服務隊、科普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助殘志愿服務隊、網絡文明志愿服務隊、群防群治志愿服務隊、紅十字志愿服務隊、法律服務志愿服務隊、應急管理志愿服務隊、文體志愿服務隊、外來青年職工志愿服務隊、愛心醫療助老服務隊、睦鄰志愿服務隊等,目前共有志愿者591名。如,老人除“癬”隊的成員全部是10多年來自發自覺活躍在社區大街小巷的老黨員老同志,他們有豐富的除“癬”經驗,探索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除“癬”辦法,在街道、全區乃至全市其他兄弟社區的同仁都來學習“取經”,相關除“癬”經驗在全國《社區》雜志、省文明風等都作了介紹。再比如,愛心醫療助老服務隊成員全部是轄內金尚醫院的資深醫生。
三是服務人性化。圍繞居民需求,多組織構建和諧、溫暖人心的志愿服務活動。如針對人口老齡化和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社區積極協調轄內金尚醫院成立愛心醫療助老服務隊,定期到社區為老人傳授、講解健康知識講座,每周二上午、每周三下午定點在盤龍小區、通士達小區老人較集中的地點開展為老人免費測量血壓、健康咨詢等面對面的義診活動;主動對社區部份患有慢性病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慢病隨訪服務。社區每年堅持為80歲以上的退管老人集體祝壽,志愿者買來了蛋,特意涂上紅彩,親手煮紅蛋,給每個老人奉上兩個紅蛋,一包長壽面,一支康乃馨,一封慰問信,文藝隊的志愿者在現場表演節目、拉小提琴,全場齊唱生日快樂歌,場面溫馨感人。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無法到現場的老人,睦鄰志愿者還分頭上門一一送上祝壽的禮物。
四是工作常態化。探索提升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水平,推進活動常態化、持續性,圍繞中心、立足民生,把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融入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些慣例的做法。如:1月份的“潔凈家園”、“紅紅火火過大年”等活動、2月份的歡鬧元宵文化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3月的學雷鋒系列活動、4月份的推進就業幫扶服務活動、5月份的志愿者奉獻日活動、6月份的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活動、7月份的“黨員奉獻在社區”活動、8月份的擁軍愛民志愿服務活動、9月份的尊師重教終身教育推進活動、10月份的“情暖空巢”扶老助老服務活動、11月的扶殘助殘活動、12月份的“扶貧濟困愛心嘉蓮”志愿服務活動等。此外,結合社區群眾的需要及時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如群眾遇到天災人禍,發動志愿者捐款,孤寡老弱病殘需人照顧,組織志愿者一對一幫扶照顧等等。(嘉蓮街道? 林清語)![]()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