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營 享不完的美味還能帶走
“美食其實是最能感受一座城市風味的伴手禮。”一名旅游業人士說,一些游客在泉州品嘗到好吃的美食,卻只能獨享,無法打包帶走。雖然泉州已經出現了雞爪、魚卷這類攜帶方便的美食,但不少小吃還無法以“真空裝”的方式進入零售市場,美食伴手禮少之又少。
市旅游局行業管理科負責人介紹,廈門有企業已經攻克了攜帶和保質的難題,推出了同安紅燒肉、廈門姜母鴨的“真空裝”,并將市場擴展到北京、西安等城市。連帶汁的紅燒肉都可以“真空”,泉州一些小吃也可以嘗試開發真空包裝,邁出走向外地市場的第一步。事實上,美食伴手禮的市場潛力巨大,以臺灣小吃鳳梨酥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臺灣整體鳳梨酥產值約達250億新臺幣,鳳梨酥也成了最知名的臺北伴手禮,由此看來,傳統小吃并非只能小打小鬧,同樣有機會做成大產業,煥發新生命。
“一個吸引人的旅游城市須包含吃、喝、玩、游、購、娛幾大要素。” 錦繡莊民間藝術園副總經理鄭偉萍稱,曾有游客向她抱怨,泉州有很多風景區,但夜生活比較匱乏。“其實,可由有關部門組織牽頭,將民俗文化與美食結合起來,打造一條有吃有玩又有看的民俗風情街”。
在這方面,國內早有成功先例。成都錦里就是一條很成功的民俗風情街。在這條全長350米的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曾到錦里游玩過的市民許先生說,美食和民俗是錦里街的特色,在那可以聽評書、看變臉和噴火等傳統民俗表演,還可以吃到正宗的川菜和當地小吃,可謂“處處有看的、時時有玩的”,入夜更是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市民陳先生認為,泉州并非沒有可以購物、休閑的風情街,只是變味了而已。比如:后城旅游文化街,該街北側有保留較完整的古民居,南與著名旅游文化景點清凈寺、關帝廟連成一片,建筑風格獨特。最初,該街規劃為集文化景觀、旅游、專業市場為一體,以民間傳統產品為主要特色的工藝美術旅游商品專業市場,但遺憾的是,現在這條街很少看到泉州的民間傳統產品,更多的是古董字畫。再如,狀元街文化旅游特色街,這條街西接中山路,北臨東街,中段處是玄妙觀,建有獨具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譽為八閩第一街,隨處可見極富閩南特色的牌樓、飛檐、斗拱。但就是這樣一條古意盎然的街巷,如今卻是服裝、理發店、燒烤店及零星幾家酒吧的駐地。
業內人士提醒,打造一條成功的文化旅游街,對城市管理水平也是一大考驗,人流量大將帶來停車、如廁、衛生等一系列問題。如何管理在規劃時就應考慮到。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