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察·一家合作社的探索之路 黑雞闖市場
聲 音
種養什么,讓百姓做主
農產品,政府要抓什么?除了質量管控外,就是市場開拓,這遠比發展規模的培育重要。
有市場,有銷路,有效益,老百姓自然就會去發展。政府發動種養什么,老百姓一窩蜂而上,結果,產品賣不出去,老百姓就會抱怨、責怪。這教訓,不能忘。
而市場銷售,應適應形勢,多條腿走路。
開店,這種銷售方式很陳舊,但有必要。以前,德化城關也有賣農特產品,但東一家西一家,游客不懂得找,也沒法發揮規模效應。去年11月,德化縣農產品特色街開業,17家合作社入駐,商品涵蓋當地的“三黑三黃三白”(黑雞、黑兔、黑羊,德化梨、黃花菜、山茶油,淮山、大米、白蘿卜)等所有特色農產品,效果很不錯。
第二,“走出去”。我們鼓勵農業專業合作社到外地外省設立德化農特產品專賣店。每個店面政府一次性補助4萬元。
第三就是電子銷售平臺。目前主要是戴云生態農業合作社在做,政府給予補貼。該合作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網絡,整合德化其他農產品,拓展了銷售渠道。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