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心看待警察找車
http://www.caoliu14.com?2012-02-24 17:04? 湯華臻?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日前,日本小伙河源啟一郎騎車環游世界,行至武漢竟然丟了車,頓覺“臉面無存”的網友們呼吁幫忙找車。可武漢警方動用刑偵力量將車找回,大家又不滿此般“超國民”待遇,噓聲一片。
丟自行車真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在任何國家任何城市都是如此,警察協助找車確實少見。通常,我們面對“空空如也”的車位,只能嘆息一聲,默默離去。最多到派出所備個案,能否找回基本得看運氣,未曾聽說動用“刑偵”力量。比起來,日本小伙的待遇真夠VIP——五萬博友接力找車,警察協助三天找回。如此效率,無怪乎大家“艷羨”不已,恨自己怎沒有個“外國身”了。
不過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不能拿個案衡量所有的事情。外國人在中國丟東西的多了,也沒見幾個人動靜鬧得如此之大,河源啟一郎的VIP待遇是個案中的個案。這不僅因為他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更因為這輛車的特殊性。據說這車經過了特別改裝,是這名青年醫生用來環游世界、救助貧困病患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另外,超乎尋常的輿論關注也給了當地警方莫大壓力。面對數萬網友的呼吁,警察順應民意,協助找車似乎無可厚非。如果數萬網友能為咱找車,估摸咱丟的車也能在三天之內找回。
中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由來已久,一直以來要求公平對待的訴求較為強烈。尤其是近幾年,社會各方面發展迅速,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權利,這本是國民素質提高的標志,值得肯定。可此次“超國民”待遇與常抱怨的“不公”不一樣,原本就是我們自己呼吁各界關注的,最后事情如愿解決,一些人又心里不平衡,對其大做文章,顯得有點小氣。客觀、冷靜、包容地看待這些現象,才是一個大國國民應有的心態。尤其是現今傳媒日益發達,輿論生態漸趨復雜,以平常心應對顯得更為重要。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