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海事嚴格執法 31萬元罰款震懾海上運輸業
東南網-石獅日報2月15日訊(記者 王國文)非錨地錨泊、船長不值班、瞞報危險品、航道內架設漁網、運輸船未配備AIS系統、船舶超載等等,都對海上安全生產造成巨大隱患。記者從市海事部門了解到,2011年,石獅涉海部門開展水上交通安全大檢查和綜合治理行動,取得良好效果。據統計,全市共檢查船舶1250艘次,查出422項船舶缺陷,實行行政處罰139件,處罰金額31.6萬元,有力打擊轄區水上交通違法違章行為。
2011年10月25日,石獅海事執法人員在轄區水域例行檢查時發現,“新源3”運輸船在泉州灣原石湖錨地違規錨泊。據悉,自2009年1月起,泉州市港口管理局就廢除泉州灣石湖錨地及七星礁錨地。同時,原石湖錨地和七星礁錨地在海圖上取消。而新錨地則劃在大、小墜門水域外的“候潮聯檢”錨地。
記者了解到,2011年,由于受到惡劣天氣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響,航運業安全事故多發,水上交通安全形勢也較為嚴峻。為切實改善水上安全生產形勢,石獅海事、邊防等部門多措并舉,堅持對重點船舶、重點水域、重點時段加強現場巡查,及時發現、糾正和查處了一大批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發現、早查處,從而有效地遏制船舶、船員違章和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全市港口經濟快速發展。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